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交通大学 研发 厂房 第11页
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简称为BIM技术,是建筑CAD技术从基于点线面的二维表达向基于对象的三维形体与属性信息表达的转变。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蕞大热点。 一号通知发布以来,本次竞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得到了数十所高校老师和学生的关注。为保证赛事更好地举办,辅助参赛选手更好...
上海交大设计出无粘合剂夹层结构薄膜可作为高容量阳极
铝硫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高且原材料廉价的设备,作为替代能源存储系统非常有潜力。理论上讲,铝硫(Al-S)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达1340 Wh kg-1。但硫是一种转化型阳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多硫化物和硫化物。而多硫化物很容易与主体失去电接触并扩散到电解质或铝阳极,从而产生穿梭效应,使得电池容量低、效率低且容量衰减快。因此,该电池需要新型电极材料和结构设计策略来解决这些问...
上海交大药学院与扬子江集团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
2020年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与扬子江集团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药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新、院长朱建伟,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集团药物研究院院长蔡伟等公司领导,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忠明等专家,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李晓亮、科协党组书记顾斌、周浦镇镇长等各级领导共同出席并见证了这一时刻。扬子江集团研究院副...
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牵头完成项目“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上午(5月26日)举行,隆重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9项头部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邹多宏教授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双双蝉联上海市首位,一等奖获奖数创学校历史蕞好成绩。...
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所l提出高效热控-承载一体化超结构!
超结构是通过将基本的结构单元组装成更大的结构,从而获得增强和协同的光、电、力、磁性质的新材料。这些材料在药物运载、光电技术、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及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用途。 上海交通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与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合作,基于上海光源BL16U2线站,提出了蜂针生物结构的CT逆向设计方法,利用蜂针结构高度各向异性的机械与流体性能发明“超界面”,并将其作为可编...
上海交大牵头研发巨型重载操作装备
2006年11月20-2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项目实施启动会在杭州召开。 项目组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熊有伦院士,中国工程院钟掘院士、潘健生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天虎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黎明教授,清...
上海交大氢通新能源联合研发中心成立聚焦氢能源核心技术开发
坚持自主创新,国产品牌崛起可期,产学研合作再掀高潮。2021年9月18日,氢通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在黄埔江畔闵行校区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确定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氢通新能源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徐建华教授与交大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涂永强院士代表双方签约,氢通新能源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任亚辉与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朱新远共同为联合研发中心揭牌。在科技创新凝聚广泛共识,在产业快速发展机遇期...
上海交大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启用
林忠钦与杨元庆共同揭牌。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12月14日,随着由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1986届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校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捐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上海交大的“交我算”正式成为中国所有高校中计算力排名头部的计算平台。 这套高性能计算机是今年4月10日上海交大125周校庆时,杨元庆向母校捐赠的生日献...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上海交通大学将诞生一颗由学生自主研发主导的卫星,预计10月中旬搭载我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发射入轨。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到,9月2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SSS-2A卫星出征仪式在交大空天大楼举行。 2017年5月,上海交大与亚太空间签署立方体纳卫星SSS-2A的合作协议,SSS-2A卫星是一...
上海交大与德国顶尖机构合作建立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图]
界面新闻报道 3月26日,界面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正式合约,成立在临港地区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以下称“项目中心”),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4.0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此次签约标志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的头部个科研机构完成筹建、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