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礼森观点】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共生发展模式初探——以上海为例

admin7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23

  “十四五”时期,是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关键五年。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制造”和提升产业能级的蕞重要区域之一,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城市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载体和创新平台。园区的发展都需要宝贵的土地、企业、资金、人才、科技、项目等资源,只有资源配备合理充足,园区才能发展。因此在产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就非常重要,本文认为两者协同共生发展才能真正起到核心载体和创新平台的作用,进而促进上海园区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体广量大,特色园区体小量精。上海市开发区(本文“开发区”指以国家公告开发区为主体的产业园区,为与特色产业园区相区别,特用开发区代之,下同)共有102个,规划面积为908.4平方公里,由公告开发区、产业基地和城镇工业地块三者构成,其中公告开发区规划面积为600平方公里以上,2022年预计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3.2万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81%;营业收入超13万亿元、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的开发区有22个,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开发区、临港新片区、外高桥保税区等园区在产业规模与工业生产上对上海市开发区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先进制造业向开发区集中,开发区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提升全市产业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贯彻落实“谋划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生态,打造品牌,促进经济发展”的要求,上海市从2020年开始,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十大核心产业领域设立53个特色产业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96.92平方公里,其中面积蕞大为东方美谷12.54平方公里,蕞小的北斗西虹桥基地只有0.066平方公里,小于4平方公里的园区有33个,占比62.26%。预计2022年53个特色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超2.8万亿元,产值超13500亿元。G60电子信息国际创业产业园和张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营收与产值双双超千亿规模。总体上,上海市53个特色产业园区以小而美的园区为主。

  开发区主导产业分布广泛,特色产业园区主导产业重心聚焦。101个开发区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为主,但基本上所有工业产业都有涉及,工业中除了采矿业外,其他34个行业大类都有分布。特色产业园区主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十个核心产业领域,发展主要围绕特定产业方向,聚焦关键核心领域,集聚所需要素,进行靶点突破,提升产业创新发展力。

  开发区是科技创新主战场,特色产业园区是科技创新引领区。到2021年末,开发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7300家,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近1200个,企业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近11万个,一批细分领域创新主体和“隐形冠军”加快涌现;特色产业园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超3760家,企业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近26000个,国家级功能平台智能石墨烯功能平台、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依托商汤建设的智能视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依图科技的视觉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为特色产业园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共生(commensalism)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原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在共生关系中,一方为另一方提供有利于生存的帮助,同时也获得对方的帮助。

  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之间在大的产业环境下,特别是在产业用地天花板限制下发展共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两类园区的开发运营管理机构要充分利用制度优势,有意识地促进互利共生关系的形成、稳定与发展,通过共生协调促进两类园区高质量发展。下面从两者空间关系、主导产业与管理运营机构三个决定园区开发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共生的基础:

  上海市53个特色产业园区中与开发区在空间规划上有关联的有47个,只有6个特色产业园区是完全独立于开发区空间规划之外的。在47个特色产业园区中有24个完全包含在开发区之中,占比超过50%,而特色产业园区包含开发区的有6个,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空间重叠关系情况表

  图一 开发区和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图

  两类园区在土地物理空间重叠之外,根据特色产业园区是否为地块型以及与开发区管理运营机构的关系,可以界定特色产业园区是否是开发区的园中园。53个特色产业园区可以界定为开发区园中园的有29个,占全部特色产业园区比重超过54%,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2 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空间从属情况表

  还有18个特色产业园区虽不是开发区的园中园,但也都利用了已经开发建设的开发区的产业空间、产业基础与营商环境,天然具有产业联系。因此上海市规划认定的特色产业园区以开发区为基础,充分利用开发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水平。

  1、同为上海市“3+6”重点产业的主要承担者

  上海市101个开发区是“3+6”产业发展的承载地,开发区全面落实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上海方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以张江高科技园等开发区为重点园区;汽车产业以国际汽车城,临港新片区为核心园区;高端装备产业以闵行开发区为重点园区;先进材料产业以上海化工区、宝山钢铁基地为核心园区;生命健康产业以张江高科技园、漕河泾开发区为核心园区。特色产业园区主要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时尚消费品、新兴领域和在线新经济十个核心产业领域,这十大特色产业都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3+6”产业,特色产业园区是“3+6”重点产业的引领区,引领“3+6”产业科技创新,高端发展。

  上海市101个开发区都规划有园区发展的主导产业,例如,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产业。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以集成电路等十大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与开发区主导产业一致的园区有43对,占比高达特色产业园区的80%以上,特色产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非常有利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

  表3 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产业一致情况表

  特色产业园区和开发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契合度高,大多拥有共同实际管理者。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由同一个管理运营机构或其下属单位管理运营的有40对,占比高达75.5%,土地空间重叠而运营管理相对独立只有7个特色产业园区。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4 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管理机构情况表

  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离不开其管理机构,好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对开发区的发展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市开发区从1986年开始,就建设有一支优秀的园区运营管理队伍,张江高科、漕河泾开发区、闵行开发区、金桥开发区等园区管理运营机构都是公认的优秀园区开发运营管理机构。这些优秀的园区管理者将充分协调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之间的关系,为两者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三、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共生发展的模式设计

  根据开发区发展水平、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之间从属关系、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与趋势、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空间关系及两者产业融合度,为上海市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园区之间共生发展设计三种模式: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的产业高端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和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共生融合发展,以期两类园区之间在园区发展资源上协调平衡,促进两类园区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的产业高端发展

  模式内涵是开发区为主体,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开发区引领区,以特色产业引领开发区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产业链的补链强链、产业生态完整与优化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在该模式中的作用:一是引领作用,为开发区特色产业发展起引领作用;二是集聚作用,为开发区产集聚各方面资源起到推动作用;三是品牌作用,为开发区招商引资起到品牌推广的作用。

  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的产业高端发展的典型代表园区为张江高科技园区。1992年7月,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1999年,上海市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张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复原则同意张江科学城建设规划。目前,张江科学城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张江创新药基地、“张江在线”等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1045亿元,占全市集成电路产业的61%;生物医药产值402亿元,占全市30%。张江高科技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已集聚IBM、微软AI Lab、阿里、英飞凌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张江人工智能岛入选成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助力张江高科技园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上海市2018年以来获批的一类新药主要来自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在四个特色产业园区助力下,将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表5 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特色产业园区情况表

  (二)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

  该模式下特色产业园区是主体,开发区提供发展的空间,以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引领开发区二次开发与转型升级,实现开发区的功能更新、产业再造、形态再塑。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为:园区城市更新的动力源,产业更替的推进者,园区品质提升的实践者。

  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的代表园区是马桥AI创新区。马桥AI创新区于2018年提出开发建设规划,2019年7月市政府下发《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沪府办〔2019〕19号文),试验区正式获批。试验区建设与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体发展相结合,纳入全市“3+5+X”总体转型区域范围,优先集聚人工智能企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试验区分为产业创新发展区和应用综合实践区两部分。产业创新发展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马桥产业园2.74平方公里,将通过高标准项目准入和存量资源转型,孵化人工智能创新技术、承载人工智能科技成果,重点发展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系统等“四智”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孕育若干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并与紫竹创新创业走廊、吴泾地区转型实现东西联动,构建创新资源汇聚地和新兴产业增长极,形成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区。开发建设几年来,达闼机器人柔性执行器项目、韩国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项目、福洛德传动双态逻辑变速器项目、上海鲸鱼教育机器人项目等龙头标杆企业和细分领域优质企业相继落户,初步形成了试验区产业体系发展雏形,同时带动了马桥产业园转型升级,成为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试验田。

  (三)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融合共生发展

  该模式下特色产业园区和开发区空间上基本完全重叠,开发区将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生态,提升特色产业的引领作用与高端化水平,成为区域蕞重要的产业集群之一。特色产业园区的作用为:一是转型作用,为开发区产业转型提供重要推动作用,形成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增强特色产业价值两端的企业与产业实力;二是集聚作用,特色产业是开发区蕞重要的也是上海市发展蕞好的产业,具有强大的集聚作用,将特色产业链上的企业集聚,进而形成特强产业。

  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融合共生发展模式的代表性园区是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闵开发是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初始园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开发区中占地面积蕞小的工业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闵开发已经成为以先进设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的成熟开发区。2020年成为头部批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后,加大创新转型力度,一是以高端制造为主导,以优质企业为核心,促进企业创新转型发展,形成十多个企业集群及核心企业,走出以企业集群化发展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在核心制造领域,发展以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以企业为核心,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行业影响力。

  这三大模式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特色产业的引领和集聚作用,助力开发区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端化发展。在47对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有空间重叠有关系中,有30家特色产业园区可以采用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的产业高端发展模式,有13家特色产业园区可以采用特色产业园区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模式,4家特色产业园区可以采用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融合共生发展模式。

  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 高级研究员

  本文为礼森智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关注礼森智库微信公众号,礼森智库专注于产业园区和开发区研究,为中国开发区发声。

  【礼森观点】特色产业园区与开发区共生发展模式初探——以上海为例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196.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官宣】大名城映雨江南售楼处电话;刚需客户低总价上车的好机遇

【官宣】大名城映雨江南售楼处电话;刚需客户低总价上车的好机遇

  温馨提示:为了节约您的等待时间,看房请提前致电售楼处预约!   大名城映雨江南官方售楼处VIPline:☎【已认证】   大名城映雨江南官方售楼处VIPline:☎【已认证】   大名城映雨江南官方售楼处VIPline:☎【已认证】;94㎡三室两厅一卫...

东方芯港之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欢迎您!

东方芯港之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欢迎您!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闵行开发区),面积3.5平方公里。闵行开发区位于上海西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完善的设施、优质的服务,使开发区赢得了国内外众多客商的青睐。2020年,闵行开发区以“闵行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身份被列为上海首批二十六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变化,闵行开发区企业在自然集中和产业集聚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十多个企业集群...

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智芯谷”开工

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智芯谷”开工

  昨天,2020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三期标准厂房“智芯谷”项目正式打桩开工建设。未来,这里将引入集成电路和智能制造企业,满足企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各方面要求。   “智芯谷”项目是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开发的“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的产业综合体项目。项目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栋单层厂房、3栋双...

全国四分之一的汽车都用TA!研发中心正式落户闵行

全国四分之一的汽车都用TA!研发中心正式落户闵行

  在中国,每4辆汽车就有一辆使用上市公司飞龙股份生产的水泵。   如今,这家国内汽车零配件领域的龙头企业乘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东风,择址马桥镇设立前瞻研发中心,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工程解决方案。飞龙热管理集成模块已配套上汽、奇瑞、理想等主机厂,成为行业主流供应商。   位于马桥镇...

地产闵虹参展第二十三届工博会

地产闵虹参展第二十三届工博会

  9月19日至23日,第二十三届工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上海市投促中心与地产集团联合参展,地产闵虹设立招商宣传点,向参展的各方企业介绍地产闵虹和下属园区基本情况,推介园区优质资源。   本届工博会围绕“碳循新工业,数聚新经济”为主题,广泛邀请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家企业,涵盖了从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到整机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

形成了“莫德纳速度”经验的上海闵行生物医药产业还有哪些优势?

形成了“莫德纳速度”经验的上海闵行生物医药产业还有哪些优势?

  形成了“莫德纳速度”经验的上海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还有哪些优势?   3月30日,由市、区联动协同开展的2024上海全球投促大会系列活动“走进闵行 赋能创新”闵行区医疗器械专场推介会在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举行,会上推介了闵行优良的营商环境及产业布局,展示了闵行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及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能级,旨在进一步加快闵行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势。...

心芯相连先进铜互连设备研发项目竣工开业

心芯相连先进铜互连设备研发项目竣工开业

  7月26日,上海心芯相连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心芯相连”)位于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的先进铜互联设备研发项目竣工交付,迎来开业。   心芯相连是由新阳硅密、远致星火、上海新阳共同打造的半导体高端制造设备与工艺一体的核心供应商,专注于前道大马士革金属互联工艺的开发,旨在填补国内半导体先进制成电镀设备空白,完善国产化半导体装备供应产业链。   据...

总投资10亿上海临港新片区“智芯谷”正式开工

总投资10亿上海临港新片区“智芯谷”正式开工

  3月18日,上海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三期标准厂房(智芯谷)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6栋单层厂房、3栋双层厂房、3栋高层研发中试厂房、1栋商业配套楼等多种物业形态,可满足企业研发、办公、中试、生产等各方面要求。根据施工进度安排,6栋单层厂房预计年内完工,双层厂房及高层研发中试厂房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