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零号湾”建设“升级”布局“CTO”功能区加码源头创新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 (记者 郑莹莹)上海27日宣布“大零号湾”的“升级方案”,到2035年,上海这片区域要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2015年,“零号湾”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的西北角启动建设,经过不断发展,蕞初的“零号湾”实现“从0到1”的跨越,连同闵行区“环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核心区域约17平方公里拓展为“大零号湾”,先后获得国家发改委“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单位”、科技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局“头部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区”,并入选科技部、教育部“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名单,成为具有完整创业服务平台和成长培育生态体系的科创集聚区。目前,“大零号湾”已建成投用高能级科创载体18个,入驻硬科技企业3000余家,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相继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但对照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大目标,对标国际标杆科创区域,仍要不断优化校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切实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为进一步增强科创集聚区“科技属性”,更好发挥引领和策源作用,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上海聚焦重点、靶向发力,研究制定了《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简称:《建设方案》),在27日正式发布。
根据《建设方案》,“大零号湾”着力抓好“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
二是提升成果转化效率。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政策先行先试,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
三是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加强载体支撑、培育内生动力,加速集聚“硬科技”上市企业,形成千亿产值规模、万亿市值,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
《建设方案》坚持国际视野,聚焦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立足区域实际,提出一系列重点任务举措,可以概括为“3+3+5”:
头部个“3”是明确三个阶段性目标。即至2023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600家以上,估值亿元以上企业70家以上,高层次人才和高能级科技企业加速集聚,基本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和高品质创新生态,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至2025年,“大零号湾”基本建成,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以上,区域产值规模达千亿元级,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面向未来产业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至2035年,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战略科技力量逐步夯实,产出一批具备全球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形成万亿市值的高技术企业集群,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第二个“3”是布局形成“CTO”三大功能区。其中,“C”是核心策源区(Core),以上海交大、华东师大为核心,依托高密度的创新资源和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源头支撑。“T”是成果转化区(Transform),以沧源路、剑川路为主轴,承接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以及师生“硬科技”创业。“O”是开放创新区(Opening),包括紫竹、江川滨江等区域,重点承接成长壮大的企业溢出和加速服务。
“5”是积极落实五大行动计划。包括22项政策举措,一是创新策源功能强基行动,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创突破能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批功能型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发挥好龙头企业的创新主体带动作用。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行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和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建设,引导高校院所开放共享创新资源,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转化孵化服务链。三是前沿新兴产业引领行动,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培育形成多个高能级产业集群。四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行动,贯彻落实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创新引才、育才、用才机制,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保障。五是科创载体能级提升行动,秉承高起点规划、高密度创新、高流量人群、高水平服务、高品质生活的原则,打造各具功能、满足各类创新创业需求的科创载体。(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首款国产3CL抗新冠病毒创新药上市
中国AI发展亟需有效顶层设计,推动原始创新
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面向科技前沿 培养创新人才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细胞治疗发展潜力大
近40名外国专家为广西科技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创新鼻咽癌放疗“减毒”技术让99%患者获益
《深地科学(英文)》创刊仪式暨云龙湖实验室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圆满成功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实现不对称炔烯丙基取代反应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实现平面手性茂金属化合物合成新方法
临床研究显示创新性减肥药物耐受良好
科学家在职业生涯早期蕞具创新性
高比能动力电池极速充电再创新纪录
上海科技大学成功构建自驱动提锂非织造材料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磁子态,或可用于芯片和雷达
突破!我国科学家发现两种新矿物
免费预约!武汉大学2023年赏樱政策发布
北理工2023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
直线加速器出束!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新进展
河北石家庄市辛集市发生2.0级地震
基金委通报部分项目资金监督检查情况
论文打破技术空白,30岁一作即将回国就职
成立城市引才联盟,厦门全面开启“抱团引才”
研究人员解决了近60年的博弈论困境
量子突破为世界上头部个实验虫洞铺平了道路
科学研究的“单干户”、“互助组”与“生产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