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大零号湾:夜以继日追赶要跑得快想得远

admin10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54

  在大零号湾,晚上留下来的大多是研发人员和新产品测试人员

  晚上9点多,剑川路上,沧源科技园里,“70后”周宏建准备离开办公室。他是闵行大零号湾核心区头部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上海骄成超声波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我基本每天都是这个时间点下班。到家正好可以带小狗去附近公园遛一遛。”

  差不多前后脚,隔壁办公楼里,“80后”江国平也带着七八位“95后”主管下楼了,准备去附近吃夜宵。他是国内无代码系统开发领域的头部企业——上海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3月,我们的业绩创了历史新高,但4月略有下滑……我要给大家加加油、鼓鼓劲。”

  此时,对面的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广场上,行人稀少,夜风轻拂,只有几十盏“蒲公英”灯球变幻着神秘而迷人的色彩,剑川路上的车辆仍在川流不息,正如这附近10多家科创园里悄然奔涌的创业激情和创新动力。

  晚上在公司做什么?“对我来说,这不算加班。如无例外,我每周六都是上班的。”周宏建说,前一天晚上,他就和两位高管在办公室里头脑风暴了一两个小时,除了碰一碰近期发现的问题,还讨论了公司发展的方向性问题,“企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周宏建带记者走进了公司一楼的新产品测试车间,那里灯火通明,几乎每台设备前都有人在忙碌。蕞里面一台设备旁,产品总监刘丽娟正与机械设计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人热烈讨论着。周宏建告诉记者,他们对一台新研发的半导体超声波焊接机进行了测试,正在研究怎么改进。“晚上留下来的,大多是研发人员和新产品测试人员。”

  “我们稍慢一点,对手就赶上来了!”同样有着紧迫感的,是上海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翔。

  这家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是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五六年前,公司刚创立时还只有一个工位,现在,公司员工已有300多人,销售业绩更是连年倍增,去年同比增长170%,今年一季度增幅也超过了100%。“前几年,市场一片蓝海,有‘捡’不完的客户,但现在,要硬碰硬地抢客户了。”因此,公司近期进行大调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立志一定要把几个重要客户“啃”下来。

  易校信息所在的大楼共有5层,他们租下了3、4、5三层楼面,1、2两层则属于另一家机器人企业——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由几位上海交大毕业生创立的公司。联合创始人张建政、董易都是上海交大机器人专业的博士。

  飒智智能成立于2017年底,专注的是人机共融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成立5年来,公司发展迅速,头部年,在“零号湾”孵化器平台只有两张办公桌和三四名员工,现在,经过几次扩容搬家,公司办公面积已有5000多平方米,员工达到了100多人,去年和今年的销售额增幅都超过了50%。

  晚上8点15分,记者来到飒智智能时,公司研发总监董易刚吃完晚饭:一份外卖凉皮。他说,8点前,自己刚和一位工程师讨论了新产品图纸,商量了一些新的设计需求,“白天大家都在各自忙开发工作,项目经理也多在外面现场,只有晚上,大家才能凑到一起来”。董易告诉记者,目前,飒智智能的研发人员占所有员工的70%以上,研发投入也占了所有投入的70%—80%。

  “正因为舍得在研发上投入,才有能力挑战一个个国外品牌。”周宏建也这样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外国客户也来找我们做配合研发了。在国内同行中,骄成超声是龙头老大,第二名的业绩只有我们的十分之一,为什么相差这么多?关键在于是否舍得研发投入,是否有长远规划,是否愿意花大代价去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大零号湾的科创园里,除了“跑得快”“想得远”,创业者们如今还希望“住得近”一些。

  周宏建的家就在公司附近,步行只有15分钟的路程。“10多年前,这里没有适合我住的地方,找不到像样的品质小区,所以,我当时把家安在了其他区,但上班花在路上的时间太长了。这两年,大零号湾大变样,我把房子买到了龙湖天街对面,既舒适又方便。”

  如今,地铁通了进来,公司员工下班步行10分钟,就可以坐上地铁到市中心;龙湖天街开了,加班员工晚上随时可点各式外卖;星巴克开了,附近的特色咖啡馆也越来越多;剑川路上的围墙被打开了,成了一条适合休闲漫步的风景带;一个个老厂房被盘活、焕新,变身10多家各具特色的科创园,吸引500多家企业入驻;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启用了,科创企业办事有了“一门式”服务大厅……

  周宏建向记者透露,蕞近,他还听到了一些上下游客户的心声,希望自己帮忙留意附近的办公空间,到时候他们也想把公司搬过来。“不仅如此,以前,交大师生的创业公司不少散落在外面,如今,这里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大家想回来,毕竟这里靠近母校,集聚了各种科创要素,他们希望和大零号湾一起成长、腾飞。”

  大模型是否会成为长宁未来产业的新风口?…

  扬子江药业集团与复旦大学、浦东周浦签署…

  守护家门口的苏州河,周家桥人全心全意!

  “山海情深”,跨越千里东西部协作“产业…

  20位“泾彩姐姐”齐聚新泾镇,碰撞出这…

  长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磅发布!来看…

  新技能get~这些手势,你也能学会!

  国际银团融资新模式 助“走出去”降成本…

  “零距离”接触高科技,上海少儿图书馆里…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956.html

相关文章

“光”速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光”速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苏报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洁 见习记者 施含韵   回望2023年,常熟市尚湖镇喜讯连连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5.3%;税收超千万企业家数同比增长57.1%;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53.5亿元,稳中有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持续保持高位;26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高企名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备案科技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创历年新高。...

上海交大——貴州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落戶高新區

上海交大——貴州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落戶高新區

  本報訊 10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基地授牌儀式在該校閔行校區舉行,該校向貴陽高新區授予“專業學位研究生產教融合聯合培養基地”牌匾。這是繼“清華—貴州大數據研究生實踐教育基地”落戶貴陽高新區后,貴州省與國內知名高校再次合作開展的大數據相關專業全日制研究生人才培養計劃。   為深入推動新時代人才強區戰略,貴陽高新區通過與上海交大共建聯合培...

上海交大郑州研究院建设地点确定总投资约123亿元

上海交大郑州研究院建设地点确定总投资约123亿元

  12月5日,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数智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EPC总承包项目发布招标公告,招标人为郑州郑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据悉,郑东新区中原科技城数智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郑州研究院)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地区,龙沄路以西,龙润东路以北。规划占地面积约2616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2.3亿元,功能业态主...

上海交大高精工具研发基地揭牌

上海交大高精工具研发基地揭牌

  西夏墅镇目前注册工具企业1400余家,从业近2万人。该镇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全国性工具智造中心。   上海交大高精工具研发基地将通过整合“政产学研”创新资源,推进高端刀具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同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造技术与装备自动化研究所所长陈明被聘为“工具制造小镇名誉镇长”。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上海松江区宏方发展中心写字楼、研发中心、厂房出售

上海松江区宏方发展中心写字楼、研发中心、厂房出售

  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江作为G60科创 走廊协同发展的引擎,打造“一廊一核九城”的总体空间布局。   松江南站 上海全球卓越的城市级枢纽   松江枢纽,汇集高铁、地铁、城铁、有轨电车 ”四网融合“ 于一体的 综合######通枢纽。被誉为“下一 个虹桥”,松 江 南 部 新 城 依 托 松 江 枢纽 ,打造 以 高...

交大出版社7种图书入选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

交大出版社7种图书入选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

  1月26日,第十七届上海图书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经专家初审、终评等环节,并经编校质量检查,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出版的参评图书中评出99种图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共7种图书入选:“先进粒子加速器系列”(9册)获得特等奖,《细胞简史》获得一等奖,《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河南卷)》《清代江南机器制造局档案汇编》《谭延闿年谱长编》《“我忠于中国人民”—...

交大要闻_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交大要闻_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上海交大赵昕副教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2年度亚太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   11月14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浙江杭州发布了“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亚太地区榜单,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赵昕副教授入选。入选理由:在新一代DNA合成技术领域作出的工作赵昕的研究聚焦于半导体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他博士期间...

全球首台“水热魔法”处理湿垃圾装置研发成功!来自上海交大团队[图]

全球首台“水热魔法”处理湿垃圾装置研发成功!来自上海交大团队[图]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这个神奇“水热魔法”让湿垃圾在不到1小时的处理后就能华丽变身优质农业有机肥料。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经过二十载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English한국어日本語DeutschрусскийبالعربيةTÜRKÇEportuguêsคนไทยFrança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