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来首次!来自闵行的他获奖!
12月19日,202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闵行春申金字塔卓越人才王曙群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首次颁发给一位奋斗在载人航天工程产品
谈及获奖后的感受,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王曙群说:“高质量发展既需要顶尖科学家在前面描绘蓝图,也需要大量具有卓越工程师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将蓝图实景化。”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首次完成交会对接,上演了一场“太空之吻”,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航天人在北京航天城飞控大厅内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
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很多工作都是首次,很多问题令人措手不及,有的甚至无解。为了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王曙群一次次装配、试验、分析、再装配、再试验、再分析……回忆那时的情景,王曙群说:“当时真的是在黑暗中摸索。”但他选择了坚守。
对接机构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需经过热循环试验,一次就需37个小时连续试验。为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他带领团队连续做了31次的37小时试验。他还创造性地提出逆向调整方法——自上而下调整法,大大提高了对接环的运动位置精度,使各个位置精度误差均不大于0.5毫米,各方向角度偏差均不大于1分,一举解决了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
王曙群介绍,以前几年才有一次的发射任务,现在一年就有几次,任务量迅猛增加,对技术有了更高要求,知识和技能也在快速“折旧”。产业工人要跟上发展的脚步,光有传统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是不够的,还需拥有开拓创新的“拓荒牛”精神。
王曙群反复跟徒弟强调,“新时代的技能工匠,需要拿起扳手能成为制造‘零缺陷’产品的技师、张开嘴能成为传承技艺的讲师、提起笔能成为创新提炼总结的大师。”
王曙群带着徒弟认真工作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149厂
王曙群认为,这个奖项含金量十足,以往获奖人不是院士,就是正在评院士,这次获奖是国家对产业工人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他也感到巨大压力。他表示,作为上海产业工人首次获奖,他要肩负起责任。接下来,除了立足本职岗位外,他还将在航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探索,要让更多的产业工人看到职业成长空间、职业发展方向,还要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实体制造业。
王曙群介绍航天技术劳动报摄影记者:贡俊祺
王曙群曾对徒弟赵杰说,“年轻人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成长的道路上不走捷径就是蕞大的捷径。航天人可能十几年、几十年干一件事,也不确定能够干成,所以必须要真热爱、有情怀。”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也是国内规模蕞大的民间科技奖励基金,旨在奖励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促进中国的科学与技术发展。
何梁何利基金设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选一次。
基金以科学性、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评选结果,得到各界的肯定和好评,国际影响也与日俱增,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