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 闵行发布“文创20条”干货满满
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何统筹发挥闵行产业基础优势、科技创新优势和文化积淀优势,切实增强闵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化水平,全力打响闵行文化创意产业品牌?
7月11日上午,闵行区文创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副书记于勇宣布,《闵行区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闵行文创20条”)、《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对标“市文创50条”中的影视、演艺、动漫游戏、网络文化、创意设计、出版、艺术品交易、文化装备等八大领域,我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将重点聚焦创意设计、网络信息、传媒娱乐、文化装备、文化艺术产业等五大区域。未来闵行区将形成虹桥国际贸易、七宝文化艺术、紫竹网络信息、浦江传媒演艺等四大产业板块空间布局,争取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重要承载区。
统计显示,近年来闵行文化创意产业稳步增长,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和新动能。2012-2017年,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从110亿元增长到265.3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四年超过11%,成为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闵行,以复旦上科、千年设计、高诚创科为代表的设计企业,不仅继续保持行业内领先地位,更加注重跨界融合、模式创新,在互联网联合设计、内容和外观整体定制设计、生活方式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
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紧紧抓住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趋势,吸引了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东方明珠新媒体集团、英特尔数据中心、新浪影视、喜马拉雅等一批视听行业龙头企业,并成为网络泛娱乐领域的代表。
在集聚龙头企业,并以企业为核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关于未来三年的文创产业发展,闵行给自己提出了“小目标”。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加80亿元左右,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左右;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企业超过500家,龙头企业或总部企业超过5家。到203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8%。
《闵行文创20条》和《三年行动计划》是结合闵行实际,结合闵行特点,对全市‘文创50条’的具体落实。”闵行区副区长吴斌告诉记者,“应该讲,20条比50条更细、更具体、更具有操作性,更有‘闵行相’。
目前,闵行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中国(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基地、M50西郊文化休闲园、七宝老街民俗文化产业基地、云部落TMT产业园、黎安展示产业园等5家文创园已被认定为市级文创园区。宝龙美术馆、明珠美术馆等一批市场化文化艺术场馆,正在成为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闵行文创20条》明确,今后闵行将重点在五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即创意设计业、网络信息业、传媒娱乐业、文化装备业和文化艺术业。
闵行文创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借力制造业基础,优势产业竞争力强劲。二是借力科技创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三是文创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强荧坦言,“如果把闵行放在全市文创版图上进行比较,我们感到闵行文创产业特色明显,实力强劲、潜力无限。
依托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世界一流商务区,充分对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文化创意、服务贸易、工艺美术等展区品牌,建立专业文创贸易促进机构和文化贸易展示交易平台,集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型、龙头型企业集团,促进会、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形成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基地。
依托闵行文化公园和国际生态商务区,坚持园区“国际、传媒、文化”产业特色定位,形成文化展示、文化装备、文化娱乐、艺术金融等企业总部基地和文化全产业生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激发闵行区博物馆、海派艺术馆、号上书院、宝龙美术馆、法拉利中心等文化艺术场馆的活力,鼓励国内外知名机构、艺术家、基金会、展会等携海外艺术精品来闵行办展,支持开展艺术品展示、交易、拍卖和衍生品开发。推动七宝老街转型升级,挖掘历史资源,保护历史建筑,深植文化内涵,调整产业业态,探索打造工艺品、老字号、传统文化产品交汇融合的文创街区。
依托紫竹创意港,把握网络视听产业移动化、精品化、主流化、付费化趋势,适应互联网电视、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发展,吸引网络视听领域剧集、内容、平台、制作、服务等网络视听全产业链企业集聚落户,办好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全力打造国家级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建设面向未来的文创智谷。
依托临港浦江科技园,深化与SMG、东方明珠集团合作,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现代化、开放式东方媒体城,成为影视娱乐新媒体的演、录、制、播一体化创新平台。依托上海戏剧学院与阿里影业共建演艺学院项目,形成多元化戏剧演艺发展集聚区。
吸引国际国内著名文化产业开发商、运营商,结合浦江郊野公园等文化休闲项目,开发建设传媒娱乐演艺集群,形成文艺创作、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相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闵行的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放大优势,开放合作,加强资源、资金、人才、服务的综合配套。
本次发布的《闵行文创20条》和《三年行动计划》优化了政策扶持体系,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政策、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突出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对于载体类、主体类、平台类、项目类、活动类、投融资企业给予扶持;还完善了多方面的配套政策并惠及文创企业、创客,还将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健全文创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记者发现,针对文化企业特别是一些轻资产文化创意类企业的传统模式融资难问题,《闵行文创20条》丰富了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支持,力争形成“2+2+X”的市、区、产业基金矩阵,即市级众源、双创两个文化产业母基金,本区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两个基金,以及若干园区、企业、街镇共同组成的专业基金。积积极对接众源、双创两个市级文化产业母基金,协调加快基金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对接。
在人才聚集方面,《闵行文创20条》则将文化创意人才纳入本区高层次人才评价体系,通过落实工作证、永久居留证件和人才落户快速通道,鼓励街镇(工业区)、开发区、教育机构面向区级文创高端人才,开放教育、医疗等社会基础保障绿色通道,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服务保障。
此外,在城市功能配套方面,《闵行文创20条》鼓励商业中心、公共服务中心、邻里中心等与文化创意载体统筹设置,充分利用文创产业企业的活跃性特征,推进文创载体积极打通与周边街区、社区的边界,鼓励文创园区运营机构联合入驻企业构建区域特色项目,与街区、社区建立联动机制,强化街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产城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图文来源:闵行报社)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