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4家企业与驻沪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链接长三角——内蒙古人才发展推介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呼和浩特市的金河生物、燕谷坊、金宇保灵、城投集团4家企业成功与驻沪高校院所就共建平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人才合作项目签约,合作涉及生物医药、现代农牧业等行业领域,项目将为呼和浩特市引进一批行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并落地转化一批行业优质科技成果。
活动期间,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重点针对呼和浩特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秸秆转化利用、盐碱地改良、粪污资源化利用等行业技术难题进行座谈交流。下一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拟推动有关旗县区、农业科技园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共建现代农业协同创新合作平台,依托平台引入相关领域研究团队,展开技术推广示范、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同时在对接深化上海交通大学合作中,积极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广泛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加快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团队、转化更多科技成果,赋能首府产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以人才驱动创新发展,利用丰富应用场景,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结合产业优势,全力打造“蒙科聚”创新驱动总窗口,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截至目前,依托重点创新平台、项目引进产业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500余人,与首府长期开展合作的国家高层次人才27人,入选地方高层次人才“草原英才”共计个人139人、团队60个。
“为深推与沪人才、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总窗口,呼和浩特市将制定出台支持高校院所协同创新和企业加强创新等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科创政策,汇聚各方人才,以更大力度支持创新,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孔燕在科技领域人才专场对接会上推介时表示,下一步,呼和浩特市科技局将以沪蒙科技合作作为聚人才、补短板、强产业的关键抓手,依托首府农牧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生态治理等领域丰富的应用场景,精准把握“呼和浩特所需”和“上海所能”合作交集点,重点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样板、高端人才引进平台,推深做实沪蒙两地科技合作,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产业技术创新水平。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及庆玲)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