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贵阳高新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搅动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admin8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44

  王轩禹杨蕾科技日报记者 何星辉

  作为贵州省唯一的人才特区,贵阳高新区积极探索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新路子,积极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发展、人才服务工作。通过深入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该区打造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今年一季度,贵阳高新区引进各类人才1280人,新增高层次人才125人……如今,该区爱才聚才、兴才留才的文化基因早已融入血脉,“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初具雏形。

  贵阳高新区,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凭借其独特的“引力”模式,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机制、优质的服务,汇聚五湖四海之才,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近日,“贵阳国家高新区(成都)招才引智工作站”在成都正式揭牌。这一工作站的设立,搭建了贵阳高新区首个驻外人才服务联络窗口,增加了区域性互动合作交流,吸引更多黔籍人才回乡就业创业。

  这一举措是贵阳高新区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打造人才聚集“强磁场”的具体体现。自2012年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贵阳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以来,该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新路子,始终把招才引智摆在首位,积极构建动态化人才需求信息库,依托人博会、数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打造“才聚高新”引聘活动品牌,帮助企业精准对接高端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开创人才助推发展的新局面。

  贵阳高新区围绕重大产业项目用人需求,搭建专场、走进校园、拓宽渠道,为企业扩充产业人才、技能人才储备。同时,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资源,高新区有针对性提供社会化解决方案,增强人才资源配备和供给……积极、开放、有效的引才政策,展示出了贵阳高新区对人才的诚意,吸引了大批人才来到这里。

  今年以来,贵阳国际人才城已举办了三场新春招聘会,累计吸引了217家企业参与现场招聘,共有3280余人投递简历,其中2470余人已通过初步面试并达成意向。如今,随着全区人才“蓄水池”的不断扩大,一个引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正在日益形成。

  贵州云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严乐耘在取得战略分析与研究硕士学位后,怀揣着推动家乡传统印刷业转型升级的梦想,选择回到贵阳创业。

  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严乐耘很快得到贵阳高新区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2020年4月,他创立了贵州云观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并顺利在洛湾智慧包装产业孵化园启动了产业实验计划。

  在该计划中,严乐耘将整个印刷生产线重新整合为印前、印刷、后道、手工、销售五大核心环节,并在此基础上细分成16个核心生产节点,给每个生产节点都配备了一个生产商。生产商的关系也从原来的竞争者变成了合作者,不仅吸引了许多中小印刷企业入驻,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像严乐耘这样的高层次人才,贵阳高新区还引进了许多。为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贵阳高新区把用才兴才作为关键,引导重点企业与省内外高校联动,陆续引进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设贵州大数据研究生教育基地,不定期举行“企业行”活动,让基地学子深入企业一线厂房观摩学习,将国内高水平大学的智力资源精准链接到贵州本土企业上。

  同时,该区引导重点企业与省内高校联动,共建专家人才工作站,推动企业创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吸纳一批全国范围内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首席专家、发展顾问、假日工程师等,为政企发展、技术攻关提供支持。

  此外,该区搭建“高新云培100”线上培训平台,定期举办“每月一讲”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讲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依托人社、科技等单位研修安排,该区遴选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赴境外著名高校、知名企业交流学习,帮助管理人才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让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贵阳高新区的吸引力究竟来自哪里?用环境打动人才,以服务温暖人才,或许是蕞好的答案。

  “政策好,优待人才,同时拥有各项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计划。这里对技术和人才的渴望,深深打动了我。”2020年3月,博士后许晶来到贵阳高新区,担任贵州晟迪雅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

  四年来,许晶带着团队从实验室研发,到小试、中试,再到自主研发产品、技术产业化,看着自己当初的设想一步步落地“结果”,她倍感骄傲,也更无悔于选择高新区。

  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地处西部内陆的高新区,先天优势、资源等确有“不足”。“但这促使我们在聚才、引才、留才路径上‘另辟蹊径’。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从‘拼资金’‘拼资源’转变为‘拼机制’‘拼服务’‘拼环境’。”贵阳高新区组织人事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进一步做好人才服务,高新区构建起人才小镇、人才保租房等多主体住房保障体系,积极对接市级部门和周边行政区,完善人才“医教行”等配套资源,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同时,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服务保障,宣传薪酬补贴、生活津贴、购房补贴等人才引进政策,及时梳理、排查符合条件的人才信息,精准指导申报,做到快审快办。

  在做好人才服务的同时,贵阳高新区还在区内建成贵阳海嘉学校、甲秀小学高新分校,打造白鹭湖公园、荷塘月色音乐中心、数字阅读空间,常态化开展人才大讲堂、联谊会等交流活动,丰富人才“8小时”外生活,持续增进人才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

  高考在即,教育部发布2024年高考十问十答

  食品袋里暗藏玄机 拱北海关截获90只活体蟹

  食品袋里暗藏玄机 拱北海关截获90只活体蟹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3个宇宙早期星系的诞生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3个宇宙早期星系的诞生

  《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解读答问

  《关于财政支持“三北”工程建设的意见》解读答问

  封面新闻丨累计安全运行超6000小时!回顾C919商业首航这一年

  封面新闻丨见证“文化+科技”产业新赛道——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封面新闻丨上百个互动体验项目!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科技感十足

  封面新闻丨1亿只以上!云南金平或将迎来“蝴蝶大爆发”,蕞佳观赏点在这里

  科普一下 樱桃真的可以助眠吗?

  视频|历时八十余年,他们给中国植物建了户口簿

  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1号核岛外穹顶结构封顶

  直播 探秘戈壁滩里的“超级镜子发电站”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750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上海交通大学将诞生一颗由学生自主研发主导的卫星,预计10月中旬搭载我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发射入轨。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到,9月2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SSS-2A卫星出征仪式在交大空天大楼举行。   2017年5月,上海交大与亚太空间签署立方体纳卫星SSS-2A的合作协议,SSS-2A卫星是一...

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所l提出高效热控-承载一体化超结构!

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所l提出高效热控-承载一体化超结构!

  超结构是通过将基本的结构单元组装成更大的结构,从而获得增强和协同的光、电、力、磁性质的新材料。这些材料在药物运载、光电技术、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及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用途。   上海交通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与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合作,基于上海光源BL16U2线站,提出了蜂针生物结构的CT逆向设计方法,利用蜂针结构高度各向异性的机械与流体性能发明“超界面”,并将其作为可编...

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牵头完成项目“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牵头完成项目“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上午(5月26日)举行,隆重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9项头部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邹多宏教授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双双蝉联上海市首位,一等奖获奖数创学校历史蕞好成绩。...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图]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图]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   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湿垃圾全部都能转化成优质的农业肥,设计日处理量为100吨...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乐申活报道 首套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完成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编者按】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之城、就业乐业之城和宜居安居之城,四年来临港新片累计引进人才年均增长128.5%。新闻晨报周到推出“临港新青年”系列人物报道,意在通过讲述年轻人奔赴临港、扎根临港,逐梦临港的故事,以青春的视角来观察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从博士期间...

东方财富资讯

东方财富资讯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新投资宣布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国常会: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   上海:推进张江...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扬子晚报上海讯(记者 刘孝浦)在今天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先生:上海交大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试点,请问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对于上海“大零号湾”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   丁奎岭校长说,我先用两句话简单说一下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特别是从人才和创新的角度:城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