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开发区单位产出居全国首位
本报讯(记者蒋心和)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的上海闵行开发区,惜土如金“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出高居全国各地榜首。昨天,上海吉田拉链公司经闵行开发区管委会点拨,不增加土地可新建7000平方米厂房,日方投资者为此喜出望外。
闵行开发区建立19年,国家累计投入10亿元人民币,而开发区累计上缴税款240.45亿元人民币,投入产出之比高达1:24。
近日,闵行开发区管委会和闵行联合发展公司负责人兵分几路,前往区内20多个重点外资企业,宣传介绍新近发布的《上海市对郊区工业用地的规划》,帮助企业了解覆盖率从0.4调整为0.5、容积率从1.0调整为1.5的实际意义。据悉,贯彻此项新规定,闵行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率又可提高10个百分点。
早在5年前,闵行开发区狭小的土地上,外资项目已基本布满,但困难并没有减缓开发区招商引资的步伐。近年来,闵行开发区不断提升项目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引资重点从过去以轻工、纺织等项目为主,转向以轨道交通、电站设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短短几年,西门子、ABB、GE、阿尔斯通等多个优势外资项目便接踵而至并安营扎寨。
土地用完了,闵行开发区自有妙法使其“长”出来,这就是土地的“吐故纳新”。前年,富士施乐公司打算增资10亿日元新设第二工厂,但苦于没有土地。开发区管理方闻讯,上门说服周边5家企业动迁并倒贴资金,终于使富士施乐如愿以偿,复印机年产能力从9万台增至30万台。截至上月底,开发区通过动迁回购、拍卖回购、协议回购、合资到期回购等多种办法,累计回购并再利用的土地约33万平方米,占开发区可利用土地的15%;累计回购厂房22万平方米。此举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一批不具有优势的外资项目在区外找到了合适的“居所”,而且使优势外资项目有了栖息和发展壮大之地。
虽然在各地国家级工业开发区中,闵行开发区占地蕞少,但对各家投资商却极具吸引力。截至目前,闵行开发区已累计吸引19个国家和地区的163个外资项目;吸收合同外资24.59亿美元,每平方公里吸收合同外资逾11亿美元。
根据商务部统计,闵行开发区已连续数年在各地开发区中,单位面积实缴税款和实现利润均名列头部,销售额居第三位。今年,闵行开发区被市政府推荐为“全国土地集约化利用先进单位”。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