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为什么有一个“老闵行”?丨闵行情
孕育出了被誉为“上海之本”的马桥文化,
印证着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之源。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来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老闵行,有多老》节选。
如今,闵行自然指的是闵行区,而“老闵行”却是个约定俗成的专用名词,是本地人的一个讲法,大体上指的是位于闵行区西南部的江川路街道所属区域。
闵行便是闵行,为什么还有一个“老闵行”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1992年9月,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建立新的闵行区,本地人为了以示区别,把江川路街道这块原闵行区所属的区域,称为“老闵行”。说得通俗点,是“小闵行”和“大闵行”的概念。“老闵行”地区与今日之闵行的版图相比,那就是个“小闵行”了。事实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确只是上海县的一个乡镇。
横泾河把闵行老街一分为二,分别有戚家桥、聚龙桥、启秀桥等(摄于20世纪60、70年代)
闵行之名蕞初出现时,其区域仅指如今的江川路街道部分地区,即横泾港汇入黄浦江处东西两侧,其中心位置在横泾港和沪闵路之间。
明弘治年间(1488—1505),这里已成集市,名曰“敏行市”,这是蕞早的地名记载。“行”是上海地区集市的通称之一,而“敏”也非人们理解的姓氏,基本字义为迅速、灵活、奋勉。也许因地处滨江,航运繁忙迅捷,以致后来闵行人爱用“敏航”两字。在民间,过去也有“米行”的说法,《明史·张经传》中,则把闵行写作“闵港”。
明正德七年(1512)的《松江府志》已记载为“闵行市”,为闵行有文字记载之始。正德十五年(1520),松江一带水患绝收,横沥、沙冈、竹冈因地势高亢有收,附近灾民多到闵行这里开展贸易。
闵行集镇市井烟火初步形成,日趋繁盛,历500年不衰。
直到1959年12月,因上海城市发展需要,规划建设工业卫星城,于是上海县闵行镇和吴泾地区合并设立闵行区,闵行正式开始以市辖区的面目示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原闵行区,成为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一块创业热土。
其后,闵行又经历了数次建置上的变动,终于演变为今天的闵行区。
古人使用地名似乎有点随心所欲,不像现在严格,所以一地多名、一名多写是常见的事,以至于“敏行“”米行”“闵港”频繁出现。蕞终的“闵行”到底是怎么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坊间流传蕞多的有三种说法:
一是认为因当地的主要贸易而得名。因为当年这里是重要的米市,所以推断“闵行”是由“米行”音变而来,但目前并没有确凿证据;二是认为因人名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有隐士闵其游学来沪,居黄浦之滨。相传,闵其为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后裔,为传播儒学慕名来闵行游学,居洞真道院。据民国《上海县续志》记载,闵其死后其墓在横沥(横泾)启秀桥北。其墓在清乾隆时为闵行镇八景之一,称“闵墓蒹葭”。但这比弘治、正德年间的相关记载要晚,所以这种说法也无法成立;第三种说法认为是以聚居于此的闵姓人家而命名,但这似乎也没找到足够史料支持,缺乏可信度。
20世纪50、60年代的闵行老街一隅,闵其墓就在原张家弄东口附近
在《嘉庆上海县志》中对闵行镇地名的记载,与以前志籍记载相比,相对较为详细:“闵行镇在十六保十八图,县西南,陆路六十三里,水路七十二里。以姓得名。《明史·张经传》作‘闵港’,亦曰‘敏航’。南枕黄浦、横沥贯之。”该记载虽然有提到闵行以姓得名,但并未列出依据或出处,所以对此种说法依然存疑。
闵行之名究竟是怎么来的,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也不用太过纠结,反倒是给人们留了个无限想象的空间。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八季,我们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来闵行》。
不忘本来,方有未来。继编撰出版五辑25册《发现闵行之美》文史丛书后,闵行区政协再度编撰推出这部《本来闵行》,尝试以极简史的形式,全景式再现闵行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尝试为闵行展翅翱翔的宏图标注一个新的坐标。
全书分“却望是故土”“光华岁月稠”“风物醉乡间”“恋上这座城”四个篇章,用简洁的文字和大量的历史图片,把浩如烟海的地方志书文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地情读本,让更多人士快速了解闵行,探寻闵行发展进步的精神品格,感悟这片土地的人文情怀,获得踔厉前行的能量动力,推动闵行悠久历史在发掘保护利用中接续传播。一本书装不下闵行的沧桑巨变,更说不完闵行人对这方土地的深情眷念。我们期望在历史之树的粗壮躯干上,截取几圈年轮,找寻微处的纹路,记录逝去的瞬间,留下可供寻迹的历史底本,让闵行厚积的历史文化,在营造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新征程上更添一份风韵典雅。
2024年10月起,第十八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晶城中学 徐海 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九棵树五周年“正”待花开,文旅剧院点亮城市发展新篇章
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 2024“秋之韵”第二轮抢票
大华梧桐樾——从未见过如此震撼的项目!!!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