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工作协商专报》获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近期,由闵行区政协主办,区科委、区科协、区政协科技委员会协办“聚焦新发展格局 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圆桌会议,就大零号湾建设,推动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发展征求了政协委员与专家的意见建议。
日前, 区政协就圆桌会议与会委员及专家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向区政府报送了《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工作协商专报》,得到区领导高度重视,陈华文区长头部时间作出批示:“这份专报质量十分高,准确把握了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布署,很有前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陈华文指出,针对专报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将由分管区领导牵头,及时采纳,形成并完善大零号湾工作行动方案。
一、提升科创载体能级、优化区域布局
1.提升科创街区服务能级。优化剑川路和沧源路双创街区核心功能,鼓励国有、民营等各类主体进行载体改造升级,形成形态多元、体系完备的科创载体空间。实施环高校周边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剑川路科创大道、横泾港科创水街和环高校公园带, 提升开放式街区形态和品质。
2.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以常青工业园和智能医疗创新示范基地为转型升级依托,结合交大北校区建设,打造创新成果产业化重要承载地。优化常青工业园用地结构,推动工业用地集约复合利用,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试基地。
3.建设滨江沿线科创社区。吸引和培育一批科技类高能级、总部型企业入驻,打造龙头企业总部基地。探索以历史及工业遗产再生、老闵行历史记忆重塑和南部滨江新风貌为主体,打造创新产业、科创休闲、文化创新“三创”融合的活力滨水社区。
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4.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深化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和大学科技园核心功能建设,加速推进南部科创中心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金融服务机构集中入驻,构建“投、贷、保、扶”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成果转化的服务功能,完善转移转化的生态体系。
5.加大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支持。加大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前瞻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等平台的支持,推进新能源、机器人、海洋装备、芯片和未来技术的研究布局,加强对储能、绿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赛道的产业布局。
6.强化大学科技园的核心功能建设。大学科技园是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策源地和承载地,蕞有条件集成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蕞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建议大力支持上海交大“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试点,打造未来产业集聚区和未来场景实验区形成全国的示范效应。
三、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科技高质量发展
7.打造全生命周期转化孵化服务链。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高新区等载体融合发展架构。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品质、国际化、专业化的研发转化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多渠道举办各类高层次、品牌化的创业培训、学术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8.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面向城市管理、民用航空、智能制造等领域5G专网建设,加强大零号湾区域5G基站部署,加快5G信号深度覆盖。针对大零号湾区域电力不足的问题,与供电部门共同探讨改善电力不足的现状。
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9.培育引进世界一流高层次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梯度培养建设体系,优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引进培育高层次的各级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人才公寓配套。
10.实施创新创业人才汇聚计划。以赛事、项目、奖励等多元化形式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创业。依托高校、闵行春申金字塔人才学院等,搭建闵行高层次人才创新成果技术转化平台。依托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创业学院,华东师大上海首席技术官学院资源,挖掘知名创业导师、优秀讲师资源,培育硬科技创业人才。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形成雁阵格局
11.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在出台宏观政策和实用政策时,要注意公差适度,充分考量政策能为大零号湾诸多功能对号入座,要注意政策出台的精准性、引领性、可操作性,体制机制政策要落地,大零号湾组织架构要有创新性,确保战斗力。
12.强化政策联动效应。强化“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大学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前沿产业集群行动方案”等政策联动效应。
13.强化资源要素支撑。探索由市、区政府部门联合设立大零号湾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引导和鼓励高校校友以及各类社会力量联合设立大零号湾专项基金,推动人才与各方面产业政策深度对接。
原标题:《【要闻】《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工作协商专报》获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