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五大高校三月创新创业动态精选汇集
3月7日下午,临港创新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李刚、企业大学部部长杨兴、科研咨询部部长刘明星、企业大学部严贤杰等一行来访调研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就展开合作交流。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何佳讯、副院长王正寰、城市与区域学院副院长孔翔教授等出席调研会议。
何佳 讯介绍了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的发展历程和理念方向以及现阶段进展。 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领导下创立,学院的使命是“通过人和技术的协同转化实现科技的社会价值”。 学院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已经启动,今年9月份头部批学员入学。
李刚对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办学的先进性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非常赞同,并表示作为华东师大校友,一直期待能与母校有更多合作。希望通过参与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的培训课程,了解科技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及蕞新趋势,从而更好地服务好园区入驻企业。
刘明星提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产业是临港创新管理学院重点关注的产业方向,对该领域的课程研发也是临港创新管理学院的重点工作。作为临港集团对外服务的窗口,临港创新管理学院希望能与华东师大合作,借鉴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在三大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先进理念经验,集聚产业资源,校企合作发展产教融合、产业孵化、研发高质量课程等。
经过深入探讨,双方达成在非学历高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活动、以色列专家授课线上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意向,并初步拟定近期在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产教融合基地共同开展短期高管培训、线以色列专家授课培训,集聚政府、企业、高校资源,大力开展科创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实践工作。
【03-11】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两项课题获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立项资助
根据上海市科委公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有2项课题获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资助,分别是孟亮副教授负责的《开放科学的发展模式:中国、欧美的比较研究及上海策略》课题和尚珊珊副教授负责的《数字赋能背景下上海高质量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创新及实施方案研究》课题。
孟亮副教授主持的课题聚焦开放科学的发展模式。数字化时代的开放科学不断塑造新的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区域共同体不断探索当代开放科学的新模式,以增强科学发展的竞争优势。 尚珊珊副教授主持的课题聚焦融合教育模式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质量线上线下融合提供实现可能和应用土壤。课题针对数字赋能与人工智能背景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方法三个教育重要维度,对上海高质量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模式创新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将为教师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提供帮助与参考。教师可以根据所分析得出的教学内容、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方法设计建议,建设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课程,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教学中。
3月12日,金融学院举办了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线年获国家级立项的项目负责人干璐担任主讲嘉宾,90余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项目申报、团队建设、流程梳理、项目类型选择等多方面详尽地分享了自己的实战经验。她指出在项目类型的选择方面要考虑团队优劣势和创新来源,鼓励同学们不要拘泥于传统项目的售卖与盈利,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建设,在大创项目开展的长久过程中实时关注并不断完善,保障项目的可行性。本次分享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关注,在答疑环节中,同学们纷纷踊跃参与互动,主动咨询参与大创项目的相关问题,干璐耐心地对同学们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解答。
【03-29】我校获批2个上海市2021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专业技术服务平台
上海市2021年度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拟立项项目公示的通知”,共有23个平台获得资助(表1)。我校是唯一一家同时获批2个平台的承担单位。
上海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设计与验证专业技术服务平台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工业数据获取难、工业机理与知识构建难、数据价值挖掘难、及数据资产管理难的四大技术瓶颈问题,构建工业数字化转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研发制造业大数据采集与治理、工业机理建模与知识构建、数据与知识驱动的推理决策、制造业数字孪生工厂建设四大核心技术; 上海市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聚焦《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围绕《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有效服务于上海市高端装备重点产业集群、G60科创走廊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秉承
“汇聚资源、组建团队、研发技术、成果转让、公共服务”的发展理念,利用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激光智能制造及检测相关资源,高效发挥激光中心优秀人才和关键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学校激光智能制造及质量检测服务社会水平,支撑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点培育、相关学科硕士点建设和本科生培养。
已达21个。平台围绕国家战略和“卡脖子”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以这次获批的2个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为契机,我校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集聚和共享创新要素资源,争取创建一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力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近日一场“倒春寒”——骤降的温度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学习由线下学习转为了线上学习。按照学校工作部署,同学们也都在积极转变适应这种学习和生活的方式。为了拓展同学们的专业视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活动,医疗器械学院在3月24日邀约了校外企业高级工程师李卓峰、刘浩为同学们开展了主题为“芯成大海,青春起航”的
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的线上培训。医疗器械学院教师商怀超与医疗器械学院学生29人参与培训。
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由工信部主办,是教育部官方认可的蕞具含金量、蕞具参赛价值的44项赛事之一,也是目前集成电路方向上针对国内高校的蕞具规模、影响力和受欢迎的比赛。 该比赛从2017年开始,不断发展,今年已经是举办的第六届。集创赛的赛题设计覆盖集成电路从设计到测试的整个工作流程,期望帮助同学们
通过赛题的实践,构建系统化思维,从全局视角理解IC设计验证和测试应用 。
讲座中,同学们与各位老师积极互动,就许多问题进行了互动,例如:对Multisim14掌握程度的要求、对OP-AMP芯片设计和验证要求的设计指标的疑问,以及在老师介绍Multisim14界面时涉及的专业名词的具体含义。同时老师也提供了录制的培训视频和学习资料。 通过本次“芯成大海,青春起航”讲座,同学们对集创赛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拓展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同学们表示将进一步熟悉Multisim14软件,学习设计指定参数指标的OP-AMP芯片。 也希望医疗器械学院能安排更多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的培训讲座。
海星纪元成立于2014年,是家潭投资旗下知名的创新创业品牌,致力于提供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和科技创新项目孵化,为高校提供创新课程、创业训练营和项目预孵化。海星纪元创始团队来自于阿里巴巴、紫竹高新区,有超过10年以上的平均行业从业经历,在闵行区零号湾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设立了管理和运营基地,已服务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近30所高校客户。依托团队丰富的运营经验、众多的创新资源、扎实的合作伙伴,在上海市教委、市共青团、市人社局、市科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海星纪元扎根上海,服务辐射长三角地区,覆盖长三角地区5000多个创新创业团队, 孵化投资的优秀企业包括触宝(纽交所:CTK)、柏楚电子(科创板:688188)、瑞一科技(新三板:836193)、移康智能(新三板:839527)等。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