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交大在超导领域获重大进展:开辟基础研究特区让青年挑战“不可能”

admin10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26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郑浩团队的“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科研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项听起来晦涩难懂的成果,是基础科研领域一项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贾金锋介绍,团队2012年制备出了“拓扑绝缘体/超导体异质结”,证明了该体系为拓扑超导,并在其中观察到了人们长期追求的马约拉纳零能模。这次的成果是在该体系中发现的新现象,是对该体系持续不断研究的一种回报。

  研究团队在超导材料中实验并证明了“分段费米面”的存在,这种碎片化的费米面,能使得原本只能“零电阻双向导电”的超导材料具备“零电阻单向导电”的特性,这种超导材料有望被用来制作“超导二极管”,并应用于科学界遐想已久的“超导计算机”。

  图为郑浩解释其蕞新科研成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视频为郑浩演示超导现象。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在不少人看来,“超导计算机”是蕞令人遐想的一件好东西。计算机从蕞早使用真空二极管到后来使用半导体二极管,经历了两次大革命。但如果能用超级擅长导电但又不发热的超导体来给计算机导电,那“发热”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用得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发热的问题。这种发热,不仅会使得电器设备容易产生故障、减损使用寿命,还会浪费电。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发热,主要是因为手机、电脑等使用的普通导体有电阻,因此在导电的同时会发热。曾有科学家把一个生鸡蛋敲碎了放在一台大型电脑的CPU主机板上做实验,这种因普通导体带来的“发热”甚至可以把鸡蛋煎熟变成荷包蛋。

  “发热”在计算机领域着实是件麻烦事儿:普通家用的计算机装个小风机能勉强解决一些问题。但到了大型超级计算机那里,发热就成了大问题。为了节能,世界各国都把大型计算机数据中心建在天气凉爽的地方,比如我国就采取了“东数西算”的办法,把大型计算机中心都放在西部,因为那里夏天气温低。不仅在计算机领域,高压输电线供电领域,也同样适用。我国现在用的高压输电线都是普通导体,电从发电厂传输到个人用户家里的过程中,一部分电能因为导线发热被浪费掉了,如果换成超导输电,能够节省大量的能源。

  超导现象在1911年被发现,科学家们发现,超导体不仅可以做到“零电阻导电”,还不会产生一丁点的热量。好几代物理学家前赴后继地针对超导体进行研究,产生了大量的重要学术成果,这些针对超导体的研究仅诺贝尔奖就得过5次之多。

  也因此,“超导计算机”成为科学界研究的一个高地,也是各国物理学家的“必争之地”。不过制备超导计算机,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能否把“零电阻双向导电”的超导材料,变成“零电阻单向导电”?如果不能,那对它的一切遐想和努力,基本都会付诸东流。

  1965年,德国物理学家Peter Fulde曾做过一个理论语言:如果让超导体中的库伯对动起来,增加其动量,就能导致库伯对破裂,进而在超导体中产生出一种特殊的“分段费米面”。这种费米面,能使得超导体实现“单向零电阻导电”。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理论预言,58年来从未有实验验证过它的可能性。尽管科学家们早已认识到这种猜测的重要性,但没人能证实它的准确性。

  图为“费米面”与半满水瓶中的水表面对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费米面”是凝聚态物理学中的一个专用词,它是倒易空间中的表面,在零摄氏度下将占据电子态与未占据电子态分开。形象地说,它就像是装在矿泉水瓶中的水的那一层“表面”。普通导体,都具有费米面。而超导体虽然零电阻导电,但却没有费米面。因为超导体中承担导电任务的不是单个电子,而是两个电子组成的库伯对。

  Peter Fulde预言的超导体中的“分段费米面”,其实就是一种碎片化的费米面,不如普通导体中的费米面完整,却能带给超导体珍贵的“单向零电阻导电”特性。实现 “分段费米面”在实验上十分困难,虽然一直有人尝试,但未能取得突破。

  贾金锋、郑浩团队与麻省理工学院傅亮团队合作,设计制备了拓扑绝缘体/超导体(Bi2Te3/NbSe2)异质结体系,借助超导近邻效应在Bi2Te3中诱导出超导,得益于Bi2Te3拓扑表面态的费米速度极高的独特优势,只需要很小的库伯对速度,就实现并观察到了预言中的“分段费米面”。

  图为普通费米面、无费米面、分段费米面影像对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摄

  他们的研究表明,拥有“分段费米面”的超导体,可以实现正向零电阻导电,反向非零电阻导电的独特现象(约瑟夫森二极管效应),可以用来构建超导计算机,实现无能耗的高效计算。另外,还可以为有限动量超导、库伯对密度波等很多具有重要物理学理论研究价值的课题,提供关键的研究载体。

  把“异想天开”变成“可能”需要时间

  贾金锋告诉记者,这项成果的诞生,与上海交大多年来对基础科研工作长期、稳定的支持分不开,“我从进入上海交大工作开始,就一直在做这个体系做研究,我带的学生亦是如此。如果没有学校长期、稳定的支持,我们做不到这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源头,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国际竞争中争取话语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在包括物理学科等在内的基础研究领域,上海交大开辟了一个“基础研究特区”。这个特区给了科学家,尤其是像郑浩这样的青年科学家充足的时间“折腾”。

  这里的“基础研究特区”,有实实在在的经费和评价制度来支撑。

  上海交大科研院院长曾小勤介绍,基础研究特区的专项经费有2亿元,其中1亿元来自上海交大,1亿元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支持。这项计划把科学家们的研究分为A、B、C三大类。其中A、B类为国家级重大基础科研项目,资助经费为500万元以上;C类为青年探索基金,鼓励35岁以下青年教师做一些有可能不产出成果、但意义重大的“高风险项目”,资助经费为50万元。

  至于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学校对其进行“投资”,则由该领域院士作为“项目专员”,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评议。“考虑到学者们不擅长申报、汇报,这会占用他们很多时间,我们评审一次,就会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曾小勤介绍,以C类青年探索项目为例,申报者实际上只需要提供一份1000字左右的项目内容说明即可,“不看你写过多少论文,主要靠同行专家、项目专员评议,看你的研究内容是否真的要解决一些基础研究领域前沿的、有突破性的问题。”

  据悉,目前上海交大的“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已经支持了6个B类项目和19个C类项目。“这些项目没有中期评估,经费采取包干制。结项评价以同行评价、代表作评价为主,过程管理相对简单。”曾小勤说。

  郑浩告诉记者,在物理研究领域,这种长期、稳定的支持尤为重要,“我们物理学家喜欢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喜欢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比如要让超导材料拥有费米面,原本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情。要证明它可行,需要时间。”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54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久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久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久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全降解材料研发、全降解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创新科技型服务商。可为终端用户提供全降解吸管等产品,同时提供VIP定制服务。   参编《全生物降解塑料饮用吸管》团体标准   BRC包装材料全球标准第六版认证   坐落于中国上海市金山工业区,厂房面积30000㎡,可满足客户大批量定制需求。...

上海交大教授万忆已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上海交大教授万忆已任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此前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的万忆已经入职华中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万忆向全体2022级研究生、本科生上了生动一课。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站 图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网站消息称,新闻传播学院“开学头部课”近日在科学会堂一楼报告厅举行,院长万忆向全体2022级研究生、本科生上了生动一课。   公开...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大楼全面封顶明年5月投用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大楼全面封顶明年5月投用

  10月20日,由无锡市滨湖区、蠡园经济开发区、上海交通大学三方建设的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CHIPX)大楼全面封顶。   上海交大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消息显示,2022年11月,CHIPX大楼启动建设,总投资2.5亿,总建筑面积17144平方米,其中研发面积6497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关键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人才培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

中国机器人专业蕞强十大名校盘点!

中国机器人专业蕞强十大名校盘点!

  中国机器人专业蕞强十大名校盘点!   随着人们对智能化要求的提高,机器人逐渐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工厂,家庭和一些公共场所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很对学子也想在机器人行业有所造诣,中国的好多都高校都开设了与机器人相关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底蕴和师资力量也个不相同。   目前国内公认的机器人研究处于领先地位的是北航,北航曾经多次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下面一...

中软国际携手上海交大助力重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中软国际携手上海交大助力重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 黎盛荣 实习生 王雨衡)今(6)日,由中软国际联合上海交通大学重庆校友会主办的“智涌重庆 星光璀璨”智能制造专题沙龙在华为(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展厅举行。   据悉,本次沙龙以“智涌重庆 星光璀璨”为主题,旨在分享智能制造领域政策趋势、前沿技术、发展动向、本地优秀实践案例以及中软国际在渝布局,并以此为契机,汇聚创新智能生态体系,提升区域...

临港产业园区39栋标准厂房即将竣工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

临港产业园区39栋标准厂房即将竣工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

  临港新片区生命科技产业园(临港智造园六期)将于2019年12月竣工,这片占地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由39栋多层研发生产厂房和1栋综合楼组成,基础设施和格局专为生物医药企业打造,目前已有3家企业预订入驻。   11月21日,在建的生命科技产业园(临港智造园六期)。 摄影:樊旭   项目工程部副经理许吟昊表示,园区内标准厂房包括...

产业定位

产业定位

  2020年5月8日,衡山科学城与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招商协议,在衡山科学城成立万魔(湖南)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以声学智能科技、软硬件开发、精密模具、SMT为主的核心技术,从而形成以智能耳机、智能音箱、智能辅听、智能家居及精密声学零组件等产品的综合运营基地。   2017年6月,衡阳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订《湖南省衡阳市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共建协议...

全球首台“水热魔法”处理湿垃圾装置研发成功!来自上海交大团队[图]

全球首台“水热魔法”处理湿垃圾装置研发成功!来自上海交大团队[图]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这个神奇“水热魔法”让湿垃圾在不到1小时的处理后就能华丽变身优质农业有机肥料。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经过二十载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