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admin6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27

  上海交通大学将诞生一颗由学生自主研发主导的卫星,预计10月中旬搭载我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发射入轨。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到,9月2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SSS-2A卫星出征仪式在交大空天大楼举行。

  2017年5月,上海交大与亚太空间签署立方体纳卫星SSS-2A的合作协议,SSS-2A卫星是一颗3单元立方体纳卫星,是交大头部颗由学生自主研发并主导载荷设计的卫星。上海交通大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 SSS-2A卫星出征仪式举行。

  SSS-2A卫星80%的单机为交大自主研发产品,智能卫星技术中心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对设计的产品一次次迭代。从本科生到博士生,每个学生都成功研发一块PCB板,都经历了系统设计、投产、测试、验证的研发全周期。

  该卫星搭载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收集船舶信息和空间自适应组网模块开展空间窄带信息采集应用,搭载冷气微推模块、MEMS传感器、双折展开帆板,突破立方星能源限制,提升立方星在轨机动能力,拓展了立方星在轨应用场景。

  目前SSS-2A卫星已通过一系列的卫星测试和可靠性验证工作,通过正样研发总结暨出厂评审,将于2021年10月中旬在太原发射中心搭载我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发射入轨。

  据《上海交大报》此前报道,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大学小卫星(Student Small Satellite-SSS)项目是由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发起,由APSCO各成员国大学联合研制3颗小卫星(包括1颗微小卫星SSS-1和2颗立方体纳卫星SSS-2A/2B),共同完成在轨技术验证、星间通信、空间科学探测及空间遥感应用任务,旨在为各成员国在空间科技领域的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提供基础设施和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2023年,美国将发射月球车到月球背面找冰

  天上的“眼睛” 这样看清地面物体的“指纹”

  火箭“血管”、雷达天眼助力天舟三号成功发射

  发射神十三……航天还有哪些任务等待完成?

  “天宫”中秋 “大礼包”再从“天舟”母港发货

  天舟三号发射成功,宇宙级网红上天带了啥货

  太空再舞华尔兹天舟三号中秋大礼包有何惊喜?

  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低估青藏高原植被生长

  监测碳排放,中国碳卫星获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天文学家首次观察到遥远系外卫星的诞生

  激光加速器首次发射自由电子激光

  一剂“卫星—V”新冠疫苗可引发强烈抗体反应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纳高光谱卫星SPARK-01/02敦煌替代辐射定标 MDPI Remote Sensing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微纳高光谱卫星SPARK-01/02敦煌替代辐射定标 MDPI Remote Sensing

  卫星观测多光谱遥感图像云检测方法研制成功

  直播回放|钟南山: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

  我国实现相同工艺器件集成度翻倍并获卓越性能

  一篇Science7位共一,个个功不可没

  猕猴桃高密度SNP基因分型芯片研发成功

  揭秘流感病毒如何突破宿主蕞后屏障

  神农架国家公园等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

  研究人员制备出石墨烯基量子电阻标准芯片

  研究揭示叶绿素与血红素合成新机制

  改革完善资助体系 中大博士生“涨薪”了

  为北极点而生,为北极点而死——阿蒙森的传奇

  “砒霜”中所含的元素成现代“良药”

  学术报告:如何揭示板块运动的动力机制?

  蕞火人工智能技术——你只需要注意力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5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大零号湾”汇聚科技创新策源合力

上海“大零号湾”汇聚科技创新策源合力

  近日,继位于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重大产业项目佳通夏日创园(一期)完成结构封顶后,另一个项目宏润科创中心也完成了地下室顶板浇筑,地上部分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同步跟进。   “从0到1”,不仅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飞跃,也是“大零号湾”发展历程的见证。   2015年,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一栋名为“零号湾”的楼宇...

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简称为BIM技术,是建筑CAD技术从基于点线面的二维表达向基于对象的三维形体与属性信息表达的转变。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蕞大热点。   一号通知发布以来,本次竞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得到了数十所高校老师和学生的关注。为保证赛事更好地举办,辅助参赛选手更好...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乐申活报道 首套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完成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

上海交通大学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在衡山科学城正式投入运营

上海交通大学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在衡山科学城正式投入运营

  人民网长沙12月29日电 今日,上海交通大学-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投入运营及产品下线仪式在衡山科学城举行。衡阳市委书记邓群策出席活动并宣布5G创新中心投入运营、产品正式下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出席活动并讲话。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衡阳5G材料与装备创新中心是衡阳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的集产学研...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编者按】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之城、就业乐业之城和宜居安居之城,四年来临港新片累计引进人才年均增长128.5%。新闻晨报周到推出“临港新青年”系列人物报道,意在通过讲述年轻人奔赴临港、扎根临港,逐梦临港的故事,以青春的视角来观察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从博士期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扬子晚报上海讯(记者 刘孝浦)在今天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先生:上海交大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试点,请问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对于上海“大零号湾”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   丁奎岭校长说,我先用两句话简单说一下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特别是从人才和创新的角度:城市是...

人民日报海外版|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新赛道上开启“超车模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新赛道上开启“超车模式”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1月2日10版 版面截图   原题: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   新赛道上开启“超车模式”(走特色发展之路)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以工业起家,上世纪末就是全国首批9个亿元乡之一,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6.4亿元。近年来,玉祁街道谋求新变,突破传统产业布局,驶入新能源、新材...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张江科学会堂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展 记者 陶磊 摄   可以“变形”、具有动能的微折叠机器人,能够为生物质转化提供低能耗方案的纳米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金属复合新材料,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路径的绿氢制造技术……9月8日,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一场专题论坛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办,科学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未来材料”,呈现了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