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图]

admin8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27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

  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湿垃圾全部都能转化成优质的农业肥,设计日处理量为100吨。

  神奇“水热魔法”让湿垃圾华丽变身优质农业肥

  湿垃圾在经过不到1小时的处理后就“变废为宝”,成了优质的有机肥料,这是金放鸣团队利用水热资源化技术进行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成果。未来,将会有众多水热资源化垃圾处理装置落地运行,为上海的湿垃圾处置贡献力量,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据介绍,湿垃圾中的有机物经过水热氧化技术转化后,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是高品质的液肥,能够直接用于农作物施肥或水产养殖;固体“废渣”是腐殖酸原粉,经过加工后可以用于土壤污染修复、沙化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大气污染修复、水体污染修复等,也可以直接用于农业施肥。腐殖酸类物质是净化生物圈、改善生态环境的宝贵资源。

  该技术的产品转化速度非常快,和传统的湿垃圾处理技术相比,根据工艺需求蕞快只需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无毒无害无三废,更不会产生臭味。

  相比于目前应用蕞为广泛的湿垃圾厌氧发酵技术,水热氧化技术可以做到高度集成化,厂房占地面积大大缩小,日处理100吨湿垃圾的处理能力的水热处理核心部分只需60平方米左右。该技术规模化程度高,可以根据需要建造大、中、小型装置,应用于城镇、商场、学校等不同场景。水热氧化技术装置集成模块化,便于拆卸安装;装置耗能低,运营成本低;产品经济价值高,投资回收周期短。总结来说,相对于传统工艺,水热氧化湿垃圾处理技术处理周期短、资源利用率高、无三废、生物质转化率高、产品经济价值高、厂房占地面积小、投资回收周期短;设备可以做到小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模块化、反应快、易拆卸;处理工艺前、中、后端衔接简单。

  二十载攻关实现“模拟地球自然碳循环”的湿垃圾资源化处理

  湿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又称水热氧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模拟地球碳循环过程,在特定的高温高压环境中,可以加速湿垃圾中的生物质有机物分解,把它们转化为腐殖酸、甲酸、乙酸、乳酸等高附加值产品。

  2007年,金放鸣回国后组建碳循环技术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模拟自然加快地球碳循环的水热技术概念体系,并获得了水热处理有机质废弃物的一系列专利。在数十年的研究过程中,金放鸣摸清了每一种垃圾成分在水热氧化过程中的转化规律,为生活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她将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上。

  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下,研究人员陆续攻克了生物质有机物在不同水热条件下转化为腐殖酸、甲酸、乙酸、乳酸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通过不断尝试,该团队现已掌握生产上述产品的全部技术条件和路线吨湿垃圾的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的成功试车,标志着该技术距工业化落地生产仅咫尺之遥。

  技术更迭升级,连续式湿垃圾水热资源化装置的工业化之路

  在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工业化蕞终试验成功之前,金放鸣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验室试验和中试尝试。2011年,金放鸣开始进行连续式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的中试工业化开发研究;2016年,何润田博士在金放鸣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连续式垃圾水热资源化技术中试设备的开发,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餐饮大楼的东面,运行着百公斤级生活垃圾水热氧化处理实验的中试设备,该中试设备被用于处理学校食堂中产生的餐厨垃圾。

  今年3月,金放鸣团队获得了上海正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双方针对技术工业化展开了深度合作。随后的120天,技术团队和工程师团队夜以继日,克服重重困难,蕞终完成了首套连续式(百吨级)湿垃圾水热资源化工业装置的研发和生产,并于7月1日开机试验成功。

  目前,全国的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占比达到50%以上,现有水热资源化处理技术可以将此部分垃圾完全资源化利用,加工处理成高附加值工业产品。在未来,占生活垃圾总量约40%的干垃圾也都将实现水热资源化回收再利用,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实现战略性垃圾全品类回收再利用。

  金放鸣表示,希望与不同部门协作实现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积极推广水热资源化技术,让有机物垃圾通过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使城市生活垃圾真正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就地化处理模式。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64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三亚崖州湾大学城。2019年8月27日,海南省教育厅召开对接会,就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未来两年的师生承载能力、高校教研综合需求、公共共享区功能需求等事宜,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摆问题,加快...

三年拼到250亿元无锡锡山为未来产业“立flag”

三年拼到250亿元无锡锡山为未来产业“立flag”

  伺服关节、机械臂、双足机器人……江苏意优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厅里,一众人形机器人整齐陈列,呈现出未来工业的美感。在无锡锡山,这家刚刚捧回“2024年度人形机器人卓越供应商”荣誉的行业龙头吸引了一批下游厂商,整条供应链集聚了200多家企业。   包括人形机器人、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氢能和新型储能在内,锡山区新近印发的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

上海交大设计出无粘合剂夹层结构薄膜可作为高容量阳极

上海交大设计出无粘合剂夹层结构薄膜可作为高容量阳极

  铝硫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高且原材料廉价的设备,作为替代能源存储系统非常有潜力。理论上讲,铝硫(Al-S)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可达1340 Wh kg-1。但硫是一种转化型阳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多硫化物和硫化物。而多硫化物很容易与主体失去电接触并扩散到电解质或铝阳极,从而产生穿梭效应,使得电池容量低、效率低且容量衰减快。因此,该电池需要新型电极材料和结构设计策略来解决这些问...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乐申活报道 首套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完成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6月10日,落户在长兴产业园区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顺利完成土地摘牌。该项目的落地将对提升长兴产业园区与长兴岛海洋科技创新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即将迈入开工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此次摘牌地块为长兴产业园区G9CM-0601单元土地,四至范围为:东至兴奔...

上海故事|王林:苏州河改造时我们为何留住两幢仓库厂房

上海故事|王林:苏州河改造时我们为何留住两幢仓库厂房

  11月30日,上海市文明办、浦东新区文明委与TELL联合举办“讲述上海的故事,听见文明的脚步”的演讲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更新保护创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王林在想出与大家分享了她参与上海城市改造的经历。以下是王林的现场演讲实录:   我出生在福建,少年和青年是长在长春,三十年前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读书,来上海以前,总是听说“大上海“,但真来到上海,发现除了外滩的建筑还...

东方财富资讯

东方财富资讯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新投资宣布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国常会: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   上海:推进张江...

产教研合一联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揭牌

产教研合一联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揭牌

  10月30日,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的“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隆重举行签约及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落成。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进行增材制造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实现该领域校企人才共育,推进中国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