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admin6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88

  【编者按】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之城、就业乐业之城和宜居安居之城,四年来临港新片累计引进人才年均增长128.5%。新闻晨报周到推出“临港新青年”系列人物报道,意在通过讲述年轻人奔赴临港、扎根临港,逐梦临港的故事,以青春的视角来观察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从博士期间来到临港做课题研究,到作为创始人的初创公司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在临港新片区国际协同创新区创新魔坊内呱呱坠地,冯家波在临港收获了科研成果,也在临港踏上了创业之路。

  上海特机智有限公司研制的高压带电作业,已经在南方电网投入应用。

  “临港搭建了非常适合创业者追逐梦想的广阔舞台。我们愿意将自己热爱的事业放在这里,在这里扎根,在这里挥洒汗水,在这里收获未来。”冯家波表示。

  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冯家波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读研。

  2019年,冯家波初次到临港,属于短期的、出差性质的。因为坐落于在临港的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有一些研究工作需要参与,有一段时间冯家波和研究团队基本上每周要去一次临港。

  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设立,依托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4.0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研究,作为“德国”和中国智能制造强强联合的研究平台,项目中心致力于推动临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中心、打造全球协同的科技创新区,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

  在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从事研究工作的经历,刷新了冯家波对临港的认知。偏远的临港,居然有前沿高端的中外合作研究机构,冯家波当时就预判,临港是一座未来可期的新城。

  也是在那时,冯家波对于日后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的另一家机构——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有所了解。

  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是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经信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等支持下,以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为基础,由上海科创集团等单位联合组建,是上海市首批立项建设的功能型平台之一,在临港新片区拥有2万平方米的研发场所和8.2万平方米的产业化厂房,平台着力打通知识-技术-产业应用之间的障碍与链路。平台重点围绕共性技术研发、智库企业服务、智造标准制定和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进行布局,破解企业技术难题,加速产品链-技术链-产业链融合创新,助力国家重点行业企业发展。目前平台在智能感知、智能作业和智能管控三大共性技术研发方向的相关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已在航空、航天、汽车、核电、船舶、装备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2021年,冯家波再次来到临港,便base在了临港。

  当时冯家波正在从事博士课题研究,聚焦于“面向高压带电作业的机器人自主作业方法研究”,由于学校场地条件的一些限制,实验室迁到了临港,进驻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在这里有专业的研发测试实验室,高精尖的人才团队,还有全面专业的孵化服务支持,在这里我们的研究项目得以顺利地开展。”

  “配电网带电作业处在10千伏高压这样一个环境,而且是户外作业,由人来操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冯家波介绍,他们团队所研制的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来完成配网带电作业,并且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人工作业1个小时的工作量,机器人只需要18分钟就搞定。”

  很显然,冯家波所从事的高压带电作业机器人研究,有着极其清晰的市场应用前景。

  博士毕业后,冯家波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我们研制的机器人处于国内外领先的水平,实现产业化让本身是对自己所研究的专业领域的深化,也能让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就我个人而言,今后几十年做自己擅长和热爱的工作,会很开心。”

  然而,对于创业者而言,摆在面前的资金、人才、场地等一系列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这时,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向他伸出了援手。

  “在了解了临港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之后,我选择了扎根临港。2023年我们在临港成立了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介绍说,临港的创业扶持政策解决了他们在创业初期的一些资金紧张的问题,并且为他们提供了软硬件设施完善的办公环境,临港的人才吸引政策,教育资源配套等,帮助他们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加入创业团队。

  “一系列便利的落户购房租房政策免除了我们团队成员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帮助我们初创的公司快速走上了正轨,并能够专注于技术的创新和成果的应用。”

  得益于临港的创业政策,创业团队在这里实现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工程化,完成了迭代升级,并取得了机器人认证。

  “目前带电作业机器人已经成功交付了6台。此外我们还研制了面向于输电线路维护检修的特种机器人,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冯家波透露说。

  “初到临港时,我就觉得这个地方特别有眼缘——滴水湖风光旖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现代超前,产业园区朝气蓬勃,优质医疗资源不断集聚……”冯家波说,临港就是他想象中的未来城市的样子。

  选择在临港创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冯家波而言,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上海交通大学与临港的亲密接触,于2015年在临港成立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就开始了,之后又在临港布局了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并参与设立上海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交大的其他团队先期来到临港,得益于临港相关政策的支持发展得很好,临港的科创氛围相当于是有口皆碑了。”冯家波说,自己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的研究项目来到临港,对于临港推动科创所创设的完善软硬件环境有了亲身的感受。

  “非常关键的是,临港这边的整体创业氛围比较好,”冯家波说,团队所从事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有赖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比如说像我们需要传感器,我们不出园区,就可以找到做的团队,合作定制开发;再比如说我们需要实现机器人的某些数字化功能,我们同样在园区内就能找到从事孪生虚拟仿真技术的团队交流合作。产业链完整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极大便利了我们快速实现从一项研究成果到一个产品落地的过程。”

  冯家波介绍说,配网带电机器人只是他们的一个产品,面向船舶制造领域的特种机器人也在研发进程中。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已经实现盈利,财务状况良好,公司发展目前没有资金压力,技术团队目前心无旁骛地专注于研发。

  今年9月,临港新片区推出首批科创驿站并发布创驿站管理办法政策,意在引导和培育更多专业化的孵化器运营主体集聚临港、吸引和招纳更多产业领军人才和创业者扎根临港,让临港成为上海的创新创业新高地。冯家波受邀参加了首批科创驿站授牌仪式,感触颇深,“临港的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必将吸引各类创业人才和资源集聚,形成集聚效应。”

  “我们也希望依托着整个临港发展的东风,追随机器换人这样一个产业升级的潮流,在临港成就一番事业!”冯家波表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243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三亚崖州湾大学城。2019年8月27日,海南省教育厅召开对接会,就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未来两年的师生承载能力、高校教研综合需求、公共共享区功能需求等事宜,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摆问题,加快...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12月仪器采购意向:预算5930万元含光镜、光谱等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12月仪器采购意向:预算5930万元含光镜、光谱等

  日本电子发布高精度-高分辨率FIB-SEM系统:JIB-PS500i   2022年度中国市场电镜新品盘点(18款): 国产群亮相,与进口平分秋色   2022高端电镜疯狂一年:贴息政策解封高校需求 球差/冷冻56套再创巅峰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 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氧化技术助餐厨垃圾“变身”资源   首套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6月10日,落户在长兴产业园区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顺利完成土地摘牌。该项目的落地将对提升长兴产业园区与长兴岛海洋科技创新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即将迈入开工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此次摘牌地块为长兴产业园区G9CM-0601单元土地,四至范围为:东至兴奔...

东方财富资讯

东方财富资讯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新投资宣布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国常会: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   上海:推进张江...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我的位置:城事创新之城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2016-10-08 06:40   随着“人脑图谱”、“深度学习芯片”、“仿生眼”、特种机器人和新型燃料电池等一批激动人心的明日科技项目登上临港科技城的舞台,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将逐渐发力。   国庆前夕,临港科技城“创新晶...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CHC医疗咨询doc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CHC医疗咨询doc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CHC医疗咨询.doc   2017-03-06发布于天津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CHC医疗咨询.doc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CHC医疗咨询   邀 请 函 尊敬的来...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张江科学会堂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展 记者 陶磊 摄   可以“变形”、具有动能的微折叠机器人,能够为生物质转化提供低能耗方案的纳米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金属复合新材料,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路径的绿氢制造技术……9月8日,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一场专题论坛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办,科学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未来材料”,呈现了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