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admin9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52

  我的位置:城事创新之城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2016-10-08 06:40

  随着“人脑图谱”、“深度学习芯片”、“仿生眼”、特种机器人和新型燃料电池等一批激动人心的明日科技项目登上临港科技城的舞台,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将逐渐发力。

  国庆前夕,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这个科技城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群由3栋塔楼和裙楼组成,总面积为15万平方米,塔楼高90米,计划2018年竣工。

  此前,今年3月############之时,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院士带领上海“脑—智工程”各项目负责人来到临港。“我们团队中有许多海归,他们很喜欢这里的环境:凭海临风、绿树成荫,还有一大片产业园区。”那次考察结束后,工程团队决定将上海脑—智工程中心设在临港科技城。

  到2018年,上海脑—智工程各个项目团队、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上海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将入驻工程中心。随着“人脑图谱”、“深度学习芯片”、“仿生眼”、特种机器人和新型燃料电池等一批激动人心的明日科技项目登上临港科技城的舞台,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将逐渐发力。

  脑科学和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科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各国科技竞争的“兵家必争之地”。在张旭院士看来,上海脑—智工程落户临港,将让临港力争成为这一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镇。

  作为上海脑—智工程总负责人,张旭告诉记者:“人脑的智慧,是所有生物中蕞强大的,如果我们发明的智能机器能够逐渐模拟人脑功能,将很有应用前景。”而要更接近地模拟脑功能,前提是深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为此,脑—智工程提出了绘制“中国人脑结构功能图谱”的构想。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在人脑影像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入这一工程的联影医疗,正在研发能以更高的分辨率扫描人脑的脑成像技术设备。

  这是一个流水线式的“科技联合体”。在获取“人脑图谱”过程中,脑—智工程可以将图谱信息分享给入选工程的各个项目,包括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处理系统、寒武纪的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芯片、弼智仿生的“仿生眼”。“在我们得到人脑的生理模型后,先要把它转化为数学和物理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芯片和相关智能器件,这样才能在工程学上对人脑进行模拟。”张旭解释说。

  科大讯飞是工程的积极参与者。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程甦介绍,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处理技术,特别是汉语语音处理上全球领先,建立了由数千台服务器组成的“语音云”,每天提供约25亿次服务。凭借丰富的云平台工程经验,公司在牵头为脑—智工程打造集脑数据云、多语种语音云、图像云等于一体的智能云服务系统。建成后将向社会开放,企业、科研机构、医院和学校等可接入这一系统,获得智能服务。

  人脑图谱对脑疾病研究也有重大价值。在市科委支持下,脑—智工程团队在研究儿童智障、老年痴呆等疾病的机理和诊断技术,并希望借此破解智力等人脑高级功能的奥秘。

  临港科技城位于南汇新城,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与临港产业区毗邻。临港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杰表示,科技城与主城区融合,使研发人员能在便利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而与临港产业区毗邻,意味着科技城的一大使命是为产业区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城产生的创新成果,可以在产业区进行中试和生产,高效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临港科技城园区规划全图  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临港产业区集聚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产业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何为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今年6月入驻科技城的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在破题。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习俊通介绍,该研究院是一家由上海交大与临港管委会联合发起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具有共性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政府智库三大功能。

  “研究院来到临港后,我们不希望它成为学校实验室的搬迁,而是一种延伸。”习俊通说。这是因为,高校实验室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会受到许多限制,如很难招到工程技术开发人才,更招不到懂市场开发的人才,而智能制造研究院能向社会招聘各类人才,为大学教授组建混合型团队。

  来到临港后,产业化所需的中试基地也不再是问题,智能制造研究院在临港产业区获得了6万平方米厂房。习俊通说,目前已经有3800平方米厂房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将形成每年50万套产能。“交大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有10年科研积累,如今到了可以产业化的阶段,而临港为我们提供了产业化平台。”

  “在临港很适合做企业的本地研发,”较早来到临港的程甦深有感触地说,“这里环境好,很安静,适合科技人员精心研究,很像国外的卫星城市。”随着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来到南汇新城工作、生活的研发人才越来越多。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高峰是机器人专家,研制出了多种智能步行机器人样机。有的特种机器人有6条腿,能够在步行过程中自主避障,还能爬坡、上楼梯、开门。步行机器人适用于火场救灾、核电救灾,还有望成为家用机器人。不过,高峰在交大实验室研制出的都是原型样机,为了把它们产业化,他加入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来到临港科技城开启了新的事业。

  在这里,他拥有一个七八百平方米的试验场地,团队中有工程技术人员,迈出了将智能步行机器人推向市场的关键一步,也得到产业界的认可——浙江民营企业与之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也许不久的将来,6条腿的机器人就会投入应用,成为消防官兵的得力助手。

  “我们研究院已有30多人住在临港,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科研人员把家安在这儿。”习俊通笑着说。之所以如此,主要得益于临港管委会的人才公寓政策,上海交大也会给入住人才公寓的教师补贴,还将鼓励博士生、博士后入住,把更多的工作和休闲时间留给这座上海的“明日之城”。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鸟瞰图  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临港所在的南汇新城是“十三五”时期全市新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立足建设节点城市、加快产城融合。陈杰解释说,所谓“节点城市”,是指南汇新城要具有独立的城市功能,学校、医院、商业广场、文化场馆、休闲娱乐场所等缺一不可。“临港地区建设正在朝这个定位迈进,这样才能不断集聚科技创新人才,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承载区贡献智慧。”、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3574.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2年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2年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22-202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销 售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台,同比增长***%;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 台,同比增长***%。**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台,...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三亚崖州湾大学城。2019年8月27日,海南省教育厅召开对接会,就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未来两年的师生承载能力、高校教研综合需求、公共共享区功能需求等事宜,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摆问题,加快...

上海交大与德国顶尖机构合作建立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图]

上海交大与德国顶尖机构合作建立智能制造项目中心[图]

  界面新闻报道 3月26日,界面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正式合约,成立在临港地区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夫协会智能制造项目中心(以下称“项目中心”),围绕智能制造和工业4.0前沿技术开展深入合作研究。   此次签约标志着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在中国的头部个科研机构完成筹建、正式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弗劳恩霍...

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所l提出高效热控-承载一体化超结构!

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所l提出高效热控-承载一体化超结构!

  超结构是通过将基本的结构单元组装成更大的结构,从而获得增强和协同的光、电、力、磁性质的新材料。这些材料在药物运载、光电技术、化学传感器、能源储存及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用途。   上海交通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与香港大学陆洋教授团队合作,基于上海光源BL16U2线站,提出了蜂针生物结构的CT逆向设计方法,利用蜂针结构高度各向异性的机械与流体性能发明“超界面”,并将其作为可编...

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牵头完成项目“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交大王宇晗教授牵头完成项目“航空航天大型曲面蒙皮箱底双五轴镜像铣削技术与装备”获技术发明奖特等奖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昨天上午(5月26日)举行,隆重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共有39项头部完成单位成果(人)获得表彰,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7项,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邹多宏教授荣获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双双蝉联上海市首位,一等奖获奖数创学校历史蕞好成绩。...

上海交大药学院与扬子江集团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

上海交大药学院与扬子江集团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

  2020年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与扬子江集团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共建“生物药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药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新、院长朱建伟,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镜人、集团药物研究院院长蔡伟等公司领导,南京医科大学校长陈琪、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刘忠明等专家,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李晓亮、科协党组书记顾斌、周浦镇镇长等各级领导共同出席并见证了这一时刻。扬子江集团研究院副...

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BIM研究中心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简称为BIM技术,是建筑CAD技术从基于点线面的二维表达向基于对象的三维形体与属性信息表达的转变。BIM技术方面的研究正成为国内外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研究的蕞大热点。   一号通知发布以来,本次竞赛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得到了数十所高校老师和学生的关注。为保证赛事更好地举办,辅助参赛选手更好...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12月仪器采购意向:预算5930万元含光镜、光谱等

上海交通大学公布12月仪器采购意向:预算5930万元含光镜、光谱等

  日本电子发布高精度-高分辨率FIB-SEM系统:JIB-PS500i   2022年度中国市场电镜新品盘点(18款): 国产群亮相,与进口平分秋色   2022高端电镜疯狂一年:贴息政策解封高校需求 球差/冷冻56套再创巅峰   华大智造发布超高通量测序仪 单例成本低于100美元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