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己为善到创造善的机制
推介会开始前张媛在看宣传资料。青年报实习生王陆杰记者丁嘉摄
对公益人来说,是否单纯自己为善就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韩非子说过“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如果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仅有自己为善是不够的,还得创造一个让大家都愿意为公益******的机制。我们正为创造这种机制而努力。
本报讯她叫张媛,名字很女生,性格很“汉子”。做过6年半的记者,随后辞职环中国游,来到云南泸沽湖,不由自主地留了下来,并在当地的一所乡村学校开始了全新的公益人生。从支教志愿者,又变成了学校的校长,却又在竭尽心力的公益中迷失了自己。深思后的她重新出发,成为了上海闵行社会组织孵化园的负责人,从自己为善,到竭力创造让更多人愿意为公益******的机制。
喜马拉雅中心电影院的5号放映厅里人头攒动,这一场座无虚席并不是为了迎接人气电影,而是静静等待公益组织“益游公益”的项目资助推介会。张媛也早早出现在电影院里,“这家公益组织是我所在的闵行孵化园孵化出来的,今天有活动,过来看看成效。”
放在电影院里举办推介会,是因为有一部微电影要播放。灯光暗下,画面浮现,云南的山水梯田出现眼前。张媛不禁感叹着说,“我以前支教的地方也是这么美。”
时光要追溯到7年前。那时,张媛是上海一家区县电视台有着6年多经验的记者,想“换个环境”的她突然选择休假一年,环中国游。然而,当她只走到第二站云南泸沽湖的时候,她就停下了脚步。“我觉得这里和我梦想中想安定下来的画面一样。”
离泸沽湖5分钟路程的小山坡上,有一所达祖小学,这就是张媛安定下来的地方。这是一位台湾老爷爷开办的一所学校,在青山绿水中探索“社区营造”。张媛成为了学校的一名支教老师,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她教孩子们语文和音乐。由于学校师资紧缺,张媛又表现得特别优秀,一个月后,校长就让她帮着一起管理学校了。
微电影徐徐讲述着支教老师和乡村孩子们的真情故事,张媛的故事却比影片更跌宕起伏。当张媛的支教时光走过一周年时,校长突然因病辞世了。学校的主心骨被抽离,顿时一片兵荒马乱。如果没人继续接管,那么学校必然会被撤掉,而学校里的100多个学生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失学。原本打算安定一年的张媛,突然做了一个决定:留下。于是,她成为了学校的校长。
校长没有那么好当,当头一棒就是学校为数不多的5个专职老师,看到朝不保夕的现状,3个选择了辞职。张媛不得不一个一个,一次又一次******拜访,磨破了嘴皮,让老师回心转意回学校。幸运的是,老校长在台湾的朋友得知此事,也来到了达祖小学,并为学校找到了相对稳定的小额资助。学校有救了。
然而,春节的一次累到病倒让张媛开始反思,蕞初抱着环游中国的心态来放松,绕了一圈却发现没有了自己。“人很累,原本开心的事情,如今却有些力不从心了。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很对,不能把一个机构变成自我实现的工具。首先要有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
和达祖小学相处了三年,张媛选择了告别。
电影的结尾,是孩子们和支教老师相拥而泣,依依不舍告别的场景,看到这里,感同身受的张媛不禁潸然泪下。和达祖小学告别,张媛回到了家乡休整,一休整又是三年。虽然看上去她和公益“绝缘”了三年,但这段时间,她一直关注着达祖小学的近况,更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究竟什么是公益,该怎么做公益。
“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如果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仅有自己为善是不够的,还得创造一个让大家都愿意为公益******的机制。”现在的她,就是为此而努力的人。作为闵行区社会组织孵化园的负责人,张媛成为了“牵线搭桥”的“红娘”,为草根公益组织找“东家”,并提供场地、培训、种子资金等各种支持,创造更好的为公益******的机制,让更多的人认识和参与到公益中。“说起工作时间和强度,其实和在云南的时候差不多,但是现在的我,人忙,心不累。”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