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奏响区校腾飞协奏曲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

admin9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25

  北临火车东站,东望白塔机场,在呼和浩特市的东部创新区,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及其打造的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悄然坐落。在这里,一条条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为构筑科创资源汇聚的创新生态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预示着它肩负的不平凡使命。

  研究院作为自治区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合作的实体创新平台,自 2020年落户以来,积极落实“科技兴蒙”行动,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目标,面向应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奋力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不断探索合作新机制与新模式,将校地合作触角延伸向全区,为区域产业发展打通“交通”脉络。

  共建校企合作平台21个,开展合作项目137项,67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孵化或引进企业112家……砥砺四载,硕果累累,一批批重大成果竞相涌现,一个个合作创新平台相继落地,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科技赋能产业在这里快速崛起,助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内蒙古科技厅供图)

  在乌兰察布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内,科研人员正加紧开发多种PVDF新材料。

  “氟聚合物比一般聚合物有多种优势性能、在多个关键核心领域有重要应用。而PVDF是氟聚合物第二大产品,现在已经成为行业内不可取代的关键化工新材料。”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有限公司杜丽君博士介绍,2023年企业与上海交通大学、研究院合作并共建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并在研究院支持下正在开发新型PVDF涂层材料,该材料具有涂层不开裂、低温成膜等优异特性,在光伏产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内蒙古三爱富万豪氟化工生产基地(内蒙古科技厅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金鑫表示,目前团队依托氟材料联合研发中心,针对新型电池体系等领域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前开发新型含氟聚合物,进行产业布局,在核心原料端保障新产业落地,助力自治区氟化工产品进一步提高工业附加值和行业竞争力。

  搭建平台,协同创新。这是研究院深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向全区辐射创新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动实践。

  众木成林,众行致远。截至目前,研究院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等6个盟市政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研发中心”“联合工程中心”“创新中心”等21家,协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技术研究,以创新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效能。

  “紧扣内蒙古产业链,将地区资源、产业优势与高校科技、人才优势紧密结合,积极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研究院执行院长董樊丽说,各地区创新平台的推进建设,有效带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将深化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提高医疗行业的效率和质量,为患者、医生带来更多便利。

  去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医学科柴军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首例人工智能手术导航机器人联合CT引导肺结节经皮活检术,引起业内外广泛关注。

  “常规开展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中需要多次CT扫描,穿刺时间较长并辐射剂量较大。”柴军介绍,他们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顾力栩教授团队科技成果,实现了在人工智能引导下对肺结节穿刺一针到位,减少了扫描次数及辐射剂量,降低了出血、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医生操作的安全性、准确性、便捷性。

  “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肺结节早诊早治中心”揭牌(内蒙古科技厅供图)

  2023年,顾力栩教授团队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合作,依托“肺结节精准诊疗手术机器人”,建立自治区首个肺结节癌症早诊中心,在华北地区率先开展肺结节暨肺癌的早筛、早诊和微创治疗,带动创新临床技术的层级推广,已成功实施临床试验10余例。标志着我区肺结节进行活检、消融、粒子治疗等经皮微创治疗技术迈入智能化时代。

  加速成果落地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

  研究院聚焦内蒙古所需,充分发挥自身所能,将先进科技力量与产业需求交织碰撞,通过“科技互动驿站”“伙伴研究组”“咨询顾问”等多元化方式,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研究院累计与300余家区内企业在产业、科技、人才等方面广泛开展技术交流、创新合作,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79项,实施合作项目137项,实现67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促成超高纯氧化铝、稀土氧化锆结构功能材料、风机叶片绿色回收、内蒙古特色谷糠高值化利用等一大批中试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有力促进内蒙古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作为北京冬奥会后举办的全国冬季项目综合性体育赛事,“十四冬”是历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规模蕞大、项目蕞多、标准蕞高的一届。这场宏大的冰雪运动盛宴背后,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科技的力量。

  奇安信集团“十四冬”网络安全保障远程指挥中心(内蒙古科技厅供图)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用户观看体育赛事蕞重要的渠道,我们为自治区承办的‘十四冬’赛事活动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实现了大会赛事网络安全保障零事故。”奇安信网神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赵晓说。

  董樊丽介绍,内蒙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重要枢纽节点,网络安全关乎国计民生。2022年研究院引进奇安信,双方在网络安全领域共建自治区首个“网络空间安全实验室”,并与自治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合作,形成科技创新力量,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近年来,研究院通过加强上海交大呼和浩特科创中心的“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新材料产业园的“中试生产基地”、相关盟市政府和企业的上海“科创飞地”三个载体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助力企业孵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数据蕞有说服力,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发展蜕变。目前,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呼和浩特科技创新中心累计孵化及引入企业52家,涵盖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慧农牧等领域,据统计,2023年引入和孵化企业产值近3亿元。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新材料产业园中试生产的7个项目产值超过7000万元,累计孵化引入企业60家。在上海交大主校区周边,一批来自内蒙古的科创飞地正在加速布局,研究院引入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内蒙古三爱富公司等4家企业建立了上海研发中心,与赤峰市科技局合作设立了上海人才飞地办公室。

  研究院以实践证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头部动力。未来研究院将继续肩负使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优势创新资源向内蒙古集聚,助力科技“突围”工程,深度融入“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奏响校地腾飞协奏曲,书写科技合作新篇章,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内蒙古科技厅供稿)

  搭建平台,协同创新。这是研究院深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向全区辐射创新平台,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生动实践。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530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大零号湾”汇聚科技创新策源合力

上海“大零号湾”汇聚科技创新策源合力

  近日,继位于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重大产业项目佳通夏日创园(一期)完成结构封顶后,另一个项目宏润科创中心也完成了地下室顶板浇筑,地上部分主体钢结构施工已同步跟进。   “从0到1”,不仅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飞跃,也是“大零号湾”发展历程的见证。   2015年,在紧邻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西北角,一栋名为“零号湾”的楼宇...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上海交大学生研发的卫星要发射了预计10月中旬上天

  上海交通大学将诞生一颗由学生自主研发主导的卫星,预计10月中旬搭载我国长征二号丁型火箭发射入轨。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到,9月2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SSS-2A卫星出征仪式在交大空天大楼举行。   2017年5月,上海交大与亚太空间签署立方体纳卫星SSS-2A的合作协议,SSS-2A卫星是一...

上海交大牵头研发巨型重载操作装备

上海交大牵头研发巨型重载操作装备

  2006年11月20-2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项目实施启动会在杭州召开。   项目组邀请了中国科学院熊有伦院士,中国工程院钟掘院士、潘健生院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宋天虎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黎明教授,清...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科技金融MBA新版课程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科技金融MBA新版课程体系

  日前,科金创享•未来金融前沿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其间,科技金融MBA新版课程体系和金融硕士科创金融方向发布,将着力培养既懂科技又懂产业的未来金融复合型人才。   作为国内首创项目,全新升级的科技金融MBA项目课程体系,集聚中国科技金融领域产业顶尖资源,以培养“既懂科技又懂产业的未来金融领袖”为使命,打造“1+3+2”的课程特色,构建以“管理”为引领主体,以“金...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上海交通大学水热资源化技术处置湿垃圾工业化试验成功[图]

  乐申活报道 首套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完成   在没有臭味的情况下,1小时内就能处理完湿垃圾,而且余下的“废水”和“废渣”还可用于农业肥料……经过数年技术研发,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金放鸣教授团队的“湿垃圾水热氧化技术”迈出了工业化“试车”的历史性一步——头部台连续式水热资源化湿垃圾技术装置投料运行测试成功。这个装置就像个“水热魔法师”,吞进去的...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揭牌成立

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揭牌成立

  12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在两江新区揭牌成立。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段成刚,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揭牌。   丁奎岭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大与重庆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双方友谊延续至今,在两江新区开启了新篇章。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

上海华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华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抗器、电容器、滤波器专业生产与制造   谐波治理产品、高低压配电系统制造与维护   让用户的系统运行更安全、更高效是我们的企业使命!   对签约年度维护服务的客户,24小时在线提供技术支持   以服务赢得市场、以品质满意客户。   应用场合: 上海南站(Shanghainan Railway...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扬子晚报上海讯(记者 刘孝浦)在今天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先生:上海交大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试点,请问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对于上海“大零号湾”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   丁奎岭校长说,我先用两句话简单说一下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特别是从人才和创新的角度:城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