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_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学术网
《中国教育故事2023(英文版)》在上海书展首发
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育故事2023(英文版)》(EducationinChinaandtheWorld2023)在上海书展首发,该书以全新的视角,呈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深层智慧,揭示了中国教育的特色和对全球教育的积极影响。中国教育不仅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国际间建立起了强大的教育影响力。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刘念才教授领衔学院资深教授、青年教师团队,结合中国官方数据、国内外可考证的数据来源撰写此书,将中国教育的珍贵智慧与经验分享给全球。“我们将中国教育的众多公开的官...
《解放日报》头版报道:万仞孤山上,矗立着白色穹顶的天文台阵列。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无人区,记者随车沿着还在铺设围栏的唯一一条盘山路,登上了海拔超过4000米的赛什腾山之巅,来到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从清华、中科大到国家天文台,这里的9个天文望远镜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上海交大原校长、李政道研究所所长张杰院士近日带队赴青,签下上海交大、青海省科技厅、海西州以及冷湖管委会四方共建“JUST光谱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JUST”是具有极端探测性能的4米口径望远镜,计划3年后开展巡天观测,以期取得一系...
上海交大绿氢产融发展论坛在沪举办,组建绿氢产融专家团队
8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当日,“绿动全球氢启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展论坛在上海交大长宁校区举行。会上,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揭牌,并宣布将组建绿氢产融专家团队。全球创新研究院绿氢产融研究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联合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上海市高效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新疆新能源集团等机构联合发起,面向未来绿氢产业在东西部产业联动、“一带一路”以及亚欧通道的产销通道优势,把握新疆的绿色能源历史发展机遇,发挥上海在长三角地区中氢科技和氢金融领域的引领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
首个全国生态日,交大院士和教授放出绿氢好消息,燃料电池车今年销量有望翻番
预计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将超过1000万辆,中国则将超过200万辆。“丁文江院士团队多年以来孜孜不倦研究,攻克了氢能的固体使用方法。丁院士讲得好:固态储氢,前程在‘镁’。”15日,原国务院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通过视频接入上海交大长宁校区,向在氢能利用方面作出贡献的交大专家们致敬,认为“氢”装上阵、前途光明。氢能怎么高效又安全地“装车”,才能爆发出绿色新能源的巨大潜能?当天是国家设立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从材料院士丁文江到电池教授易培云,他们在“绿动全球氢启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绿氢产融发...
从零号湾到大零号湾,上海未来产业先导区如何打造?
上海正大力发展五大未来产业,预计到2030年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新浪潮。今年刚设立的上海未来产业先导区——大零号湾,将如何强化前沿产业引领,乘势而上勇立潮头?近日,在闵行区剑川路951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1楼的赛舍空间,人民网记者专访了“零号湾1号服务员”张志刚。他不仅是零号湾的命名者,也见证了这片环高校创业生态圈的崛起。“大零号湾作为未来产业先导区,它的迫切性、必要性及发展的路径,都是为了解决未来产业技术培育难题。”上海启明未来产业技术促进中心理事长、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认...
厚植家国情怀 增长知识才干 (深聚焦)
暑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在义诊中守护居民健康,用墙绘装点美丽乡村,支教点亮孩子梦想……这个夏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加强磨练、增长本领。本期教育版,聚焦5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故事,展现他们的收获与成长。——编者 基层义诊守护健康实践队: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义诊实践团实践地: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7月12日清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中医蒙医医院二楼大厅里,已经排了不少等候就诊的患者。“村里通知我们,来了北京的医学生,免费给我们看病”“我这高血压好多年了,想请他们帮忙看看...
《光明日报》头条报道8月6日,成都大运会赛艇赛场,来自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两位学生高煜炜和金瀚枫,代表中国队出战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项目的B组决赛,蕞终获得第八名。虽然离站上领奖台还有差距,但能够站在代表世界高校赛艇运动蕞高水平的舞台,这本身更令人振奋——她们并非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都是进入大学后才头部次接触赛艇的普通在校生。仅仅两三年时间,就从学会到划向世界舞台。体育“小白”站上大运会赛场,是坚持和拼搏给予青春的馈赠,也是上海高校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从零起步的探索金瀚枫...
第四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特派计划开营
7月31日,“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第四期开营仪式在敦煌研究院举行,19位文化守望者正式开启新一期的守望生活。“敦煌文化守望者”是一个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化公益行动,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发起。项目每年招募来自各个领域的志愿者,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体验式培训与上岗,参与莫高窟各项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通过专业化培训实现莫高窟需求与文化志愿者能力的精准匹配,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播与创新。在此...
周武忠教授向颐和园捐赠“五星圣莲”荷花新品种仪式在颐和园举行
8月7日,颐和园里迎来了荷花新品种。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教授向颐和园捐赠“五星圣莲”荷花新品种仪式在颐和园管理处举行。图为活动现场。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8月7日,颐和园里迎来了荷花新品种。上海交通大学周武忠教授向颐和园捐赠“五星圣莲”荷花新品种仪式在颐和园管理处举行。此次捐赠是围绕园林传统特色花木文化与花卉新品培育而开展的一次名校与名园的深度合作。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副园长王树标、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葛红研究员、北京市花卉协会秘书长李海波、圆明园花卉...
新乡村主义开创者周武忠教授的二十年“浙乡路”
7月22日上午,浙江省乡村振兴政协委员会客厅在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南村书院举行“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主题研讨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浙江省“三农”资深专家、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主任、教授、“新乡村主义”开创者周武忠等乡村建设专家学者参加。周武忠教授正是当年路桥区“红色引领美丽村庄”的积极参与者。本次活动从路桥区金大田、蒋僧桥等村的蝶变说起。20年前,金大田等村曾因“废塑料成山、瓦砾成堆”环境脏乱差而远近闻名。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年来,得益于“千...
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院士:国际合作交流核心是要实效,不能只交流不合作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举办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怀柔雁栖湖成功举办,论坛围绕“时代变革与大学使命”的主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出席论坛并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大学合作与交流”议题展开对话。丁奎岭指出,“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好朋友说化学的本质就两件事:一是链接,一是功能;合作交流里有链接,又有功能,我们通过今天的论坛就是把国内外很多大学链接起来,发生化学反应,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合作交流,让链接能够产生功能,产生效益。”以下内容根据丁奎岭...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第四期“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特派计划开营
人民网上海8月6日电(记者葛俊俊)近日,“敦煌文化守望者”全球志愿者派遣计划第四期开营仪式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万晓玲、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濠、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冲,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小刚,文化弘扬部张军、边磊、刘文山等出席,共同见证19位文化守望者开启新一期的守望生活。该计划是以文化保护与传播为目标的知识赋能型文化公益行动,由敦煌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发展基金联合发起。项目每年招募来自各个领域的志愿者,在敦煌莫高窟进行体验式培训...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