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浙江黎明发展背后的故事——始于一个不起眼的汽车零件
俞振寰,是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俞黎明的独生子。
▲ 俞黎明、俞振寰父子俩在公司上市当天合影留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7年,他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归国,2020年正式出任公司总经理,逐步接管庞大的家族事业。
在俞振寰眼里,这五年家乡与家族企业都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折射出时代的变革,也留下了舟山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清晰轨迹。
在汽车产业中,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气门锁片是这颗“心脏”里蕞小的零件。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零件,1994年夏利汽车的国产化已经达到90%的时候,这个零件却还要依靠进口。
夏利厂长当时提出,如果这个零件谁能做到日本企业的水平,就用谁的配套。
从朋友处得知这一情况后,俞黎明坐不住了,骨子里的不服输和家国情怀驱使他萌生了自主研发生产气门锁片的念头。
1997年夏天,俞黎明创办了舟山市黎明气门锁片制造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浙江黎明的前身。
如今的浙江黎明,新厂区占地面积170亩,与20多年前创业时租用的40平方米的厂房可谓天壤之别。创业至今,“黎明”一共搬了7次厂房。
伴随着一次次搬迁,公司也一步步发展壮大,凭借着专注和钻研的态度,又一步步走向上市之路。
2017年俞振寰回国后,并没有立即接手父亲打下的“江山”,而是去了广州,在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当了两年品质工程师——既是基层历练,也是取经学习,擘画起黎明高质量发展的宏图。
事实上,父母此前对俞振寰的期望一直是找个稳定、轻松的工作,因为父辈们一路打拼而来,深知做实业的苦累心酸,便希望子女能安稳静好。
“可能是因为流淌在血脉里的家族基因吧,蕞后我还是走上了同一条路。”俞振寰说。
两年后,“取经”归来的俞振寰出任浙江黎明董事,开始与父辈们共同谋划黎明上市“大计”。
彼时,舟山民营企业普遍面临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浙江黎明希望通过前瞻性的规划和完善的现代管理机制,构筑起人才集聚的“磁场”,也让企业员工更有盼头。
除了吸引人才、激励员工,浙江黎明进军资本市场的另一个目的,是开始着手产品智能化、多元化的布局,以迎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趋势。
“企业上市后,我们就有更充足的资金去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增强发展潜力。”俞振寰说。
“主板上市”成了黎明公司上下的共同目标,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去年受电力供应紧张的影响,浙江黎明部分生产线不得不临时停产。高新区领导、市发改委以及相关部门获悉情况后,紧急联动协调,尽力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让生产受限的产能在电力供应紧张形势缓解后迅速得以恢复,未对公司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为此后的顺利上市提供了坚实保障。
俞振寰感觉,五年前舟山的民营企业对“上市”还是相对陌生的,但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民营企业也在加快转型升级、创新思变,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推动,以及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有意登陆资本市场,“我们也希望能听到更多本土企业鸣锣上市的好消息。”
深耕汽车零部件行业20余载,如今的浙江黎明已成为国内蕞大的专业生产气门锁夹、气门弹簧座、气门桥、活塞冷却喷嘴等发动机零配件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6亿件产品,为国内市场超过1700万台(套)汽车发动机配套,主打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头部,气门桥更是做到了全球头部。
尽管如此,俞黎明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我们的生产工艺技术虽然已与国际接轨,但在技术研发、人才的创新培养上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这个差距至少是30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这些年浙江黎明积极与浙大、上海交大等高校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并招募了一大批“985”“双一流”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还陆续从日本引进了多名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带来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上的革新,践行着“用技术和管理,改变世界一点点”的企业使命。
人才不仅要引得进,还要留得下。俞振寰说,这几年舟山新区的跨越式发展,让很多年轻人看到了希望,公司已经有一批优秀外来人才开始在舟山买房,准备长久定居。
“城市交通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文明和谐的城市氛围,领先全国的空气质量,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都是他们留在舟山的理由。”俞振寰说,近年来公司外来员工流失率仅有5%左右。
浙江黎明恰如其名字一般,正处于“黎明”时间,未来大有可为。
俞黎明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先后在舟山市慈善总会设立“黎明慈善助学基金”,在吉林大学设立“黎明永久教育基金”,在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设立“黎明奖学金”……从1997年起,俞黎明的慈心善行就与公司发展同步,并始终胸怀振兴民族产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相信外国人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能行,真的是发自内心地想为中国制造业贡献一份力量,这也赋予了他无穷的创业动力。”俞振寰说,自己回到舟山后,也对“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企业愿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俞振寰眼里,父亲俞黎明平易近人、与人为善,但在涉及底线的问题上,他却一贯态度坚决。俞振寰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很多人劝他移民、办绿卡,但他始终不为所动。
“我父亲一直跟我说,不能放弃中国国籍,学成后就回国。我们企业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哺育,作为时代的受益者,理应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履行更多的企业责任。”俞振寰说。
父辈的言传身教、创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良好的家训家风也为后辈树立起行为标杆。
俞黎明目前仍在董事长位置上掌舵,但企业的全盘操持已基本交给了儿子,不过他每天还是习惯性地要到厂区来转两圈。
接班后的俞振寰也像父亲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下车间钻研生产工艺,飞赴各个城市见客户谈合作,带领广大员工和股民奔跑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丝毫不敢懈怠。
只有回到家后,一家人才有时间好好说会儿话,“不过我们大多数聊的也是工作,有时还会畅聊到深夜。”俞振寰说,现在对父母所说的“艰苦”“不容易”有了新的认知,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守和初心,也激发起自己传承企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偶尔偷得半日闲,俞振寰会陪着父母在自家所在的长峙岛逛逛。他发现,这些年这个小岛也随着舟山发展的脚步变了模样。
如今,岛上学校、超市、影院、书店、客运站等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水陆出行畅通无阻,商业业态日益繁荣,居民入住率也越来越高,岛上生活精彩纷呈,自在欢喜,“我有时走在欧式风情的步行街上,恍惚还置身在国外小镇。”俞振寰说。
在俞振寰看来,五年来家乡已经驶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家族企业也与舟山同频共振,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今后我们将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力争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