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创新策源让创业苗圃变科创雨林

admin9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84

  科技日报讯 (记者 王春 颉满斌) 近一段时间,上海交通大学菡源资产投研总监顾冰在“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核心位置的“天工之家”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内,忙着与高校教授们讨论如何助力前沿科研成果落地成“金”。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创业企业已有60多家入驻“大零号湾”,总估值超过500亿元。

  2023年,上海市政府正式发布“大零号湾”建设方案,“大零号湾”成为上海目前唯一的以“创新策源”定位的功能区。这个创新湾区集聚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目前有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落户,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链逐步形成。

  2014年成立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大零号湾”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用融通的重要例证。该企业与一街之隔的上海交通大学达成了多项技术开发合作,例如机器人多维低模动态跟踪、协作机器人动态重规划技术和辐射噪声及异响的测量评价研究等。仅用10年时间,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协作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至欧洲、北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与地区,服务于汽车、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全球知名品牌的生产线。

  从科学家变成企业家,离不开高质量孵化器这个重要“推手”。作为上海的一家民营孵化器,莘泽孵化器全力投资科学家。2019年至今已有30多个科学家创业项目接受了莘泽孵化器的“超前孵化”服务。在“筑高原、起高峰”的孵化“长征”中,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力争在未来打造出更多成功的标杆样本。

  “上海积极抢占科技前沿,持续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要坚持全过程、全链条创新理念,聚力加强基础研究和突破关键技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创业苗圃”到“科创雨林”,在上海,创新不只是城市基因,更已蔚然成风,构建出活水连绵、热带雨林式生态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布

  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

  全球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发布

  国家区块链技术(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启动建设

  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14.2%

  智源推出大模型全家桶及全栈开源技术基座新版图

  2024年火炬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跨时空“对线: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平行论坛在京举办

  中德中芬携手,共绘数字智造新未来

  创业

  潮品

  研报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4520.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深海公共实验平台项目计划11月18日正式动工!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

  据国家发改委官网消息,海南加快推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进驻三亚崖州湾大学城。2019年8月27日,海南省教育厅召开对接会,就三亚崖州湾大学城未来两年的师生承载能力、高校教研综合需求、公共共享区功能需求等事宜,与地方政府、高校、企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交流,进一步理清思路、查摆问题,加快...

上海交大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启用

上海交大杨元庆科学计算中心启用

  林忠钦与杨元庆共同揭牌。上海交通大学供图   12月14日,随着由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1986届计算机科学及工程系校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捐建的高性能计算中心正式揭牌启用,上海交大的“交我算”正式成为中国所有高校中计算力排名头部的计算平台。   这套高性能计算机是今年4月10日上海交大125周校庆时,杨元庆向母校捐赠的生日献...

上海交通大学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1〕54号),上海交通大学获批首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为现代医疗设备产业学院。   本次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申报与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20号)等有关...

上海故事|王林:苏州河改造时我们为何留住两幢仓库厂房

上海故事|王林:苏州河改造时我们为何留住两幢仓库厂房

  11月30日,上海市文明办、浦东新区文明委与TELL联合举办“讲述上海的故事,听见文明的脚步”的演讲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更新保护创新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王林在想出与大家分享了她参与上海城市改造的经历。以下是王林的现场演讲实录:   我出生在福建,少年和青年是长在长春,三十年前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读书,来上海以前,总是听说“大上海“,但真来到上海,发现除了外滩的建筑还...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上海特机智机器人有限公司冯家波:在临港开启创业梦想丨临港新青年

  【编者按】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的城,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临港新片区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是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之城、就业乐业之城和宜居安居之城,四年来临港新片累计引进人才年均增长128.5%。新闻晨报周到推出“临港新青年”系列人物报道,意在通过讲述年轻人奔赴临港、扎根临港,逐梦临港的故事,以青春的视角来观察临港新片区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   从博士期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上海交大争做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的“小岗村”

  扬子晚报上海讯(记者 刘孝浦)在今天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推进“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先生:上海交大率先承担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试点,请问现在推进情况怎么样?对于上海“大零号湾”建设有哪些推动作用?   丁奎岭校长说,我先用两句话简单说一下大学和城市的关系,特别是从人才和创新的角度:城市是...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我的位置:城事创新之城   临港科技城“创新晶体”开工,发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   2016-10-08 06:40   随着“人脑图谱”、“深度学习芯片”、“仿生眼”、特种机器人和新型燃料电池等一批激动人心的明日科技项目登上临港科技城的舞台,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将逐渐发力。   国庆前夕,临港科技城“创新晶...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张江科学会堂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展 记者 陶磊 摄   可以“变形”、具有动能的微折叠机器人,能够为生物质转化提供低能耗方案的纳米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金属复合新材料,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路径的绿氢制造技术……9月8日,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一场专题论坛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办,科学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未来材料”,呈现了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