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办工厂变身724小时学生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打造练武堂
大学教育和业界脱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的育人如何调整?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曾经是校办工厂的几栋小楼经历了一场华丽变身,经过3年建设,成为了7*24小时向学生开放的学生创新中心,承载一场高等教育的教学实践改革,让学生在科技领军人才的练武堂、工业界和大学的握手区式的空间里实践、探究,在磨砺中实现创新,成就成长。
新民晚报曾在《十分上海》栏目,以视频形式记录深夜实验室(探访深夜实验室,这群90后要和科研结婚了)。其中,我们的镜头也曾在深夜到达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灯火通明的实验场所里,是学生如火如荼开展科创活动的身影。学生们自由组队在这个空间里活动学习,他们热情投入的样子闪闪发光。
近些年无人机技术的兴起,已经有一些无人机应用于导引线架设,但仍需人工操控,这就对飞手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且工作强度也很大。作为中心头部间对外开放运行的实验室,无人机实验室培养的学生开展了电力导引线智能展放系统项目的研究,研发出安装在电塔上的智能滑轮以及无人机视觉导航系统,有效提高了架设电力架空线工作效率,实现了导引线架设准备工作以及无人机代替人工架设操作自动化。该项目成果已经交付国家电网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并投入使用。同期建成的机器人能力训练平台,为学生提供机器人相关的课程知识、硬件平台、科技竞赛和技能训练,通过与知名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培育有潜力的机器人项目。
这些实验室是中心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缩影。中心目前已建成机器人、无人机、IT和智能制造四个开放Fab-Lab。四个实验室均采用与企业合作引入新技术、共建课程、组织竞赛的循环联动模式运行。联合开发机器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机器人相关的课程知识、硬件平台、科技竞赛和技能训练,培育有潜力的机器人项目。中心还拥有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和Eco-Tech绿色与生态科技创新中心两个交叉学科创新平台。致远创新研究中心依托致远荣誉计划,以培养创新型领袖人才为建设目标,构建能源材料、量子通信与计算、生物分子探测、数据科学与技术四个聚焦平台,倡导学生用科学方法去解决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这一项目面向学校Top5%的致远荣誉计划学生开放。Eco-Tech绿色与生态科技创新中心由生、农、药、环、化、材等6个学院与学生创新中心共同策划与建设,依托自然科学实验班,提供交叉学科实验平台,并为本校本科生提供泛学科通识实验实践平台。两个平台分别汇聚了一批相关学科的顶尖学者,以课题、项目形式深入指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
学生有了创意想法可以通过网络系统申请入驻,金工、测试仪器、树莓派、各类开发板等工具都可以预约实用,所有实验耗材经申报批准都可以由学校报销。中心C楼是学生集中活动的场所,这里实行学生管学生的自主管理,给予学生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自去年5月上线运行以来,中心出借设备总数3600多套/件,出借设备价值170余万元;3D打印中心为全校各类实践教学及项目提供打印服务,50余台各型号打印投入服务,教学和服务年校内受益学生5000余人,打印加工工时超过40000小时;软件中心一期上线款,包括MATLAB、AdobeCC全系列、Solidworks、LabVIEW等,去年上线.2万人。
传统教育如同工业生产流水线,教出来的学生有诸多问题,能实现的创新更多是‘微创新’,原创性的东西太少。我们希望努力营造氛围,给予学生个性化成长的空间,鼓励学生原始创新。中心主任陈江平介绍,上海交大学生创新中心通过老师教学生练孵化创的方式,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和研发高质量的课程,提供平台、赛事等让学生边打边学去练兵、去与高手过招,其后脱颖而出的创新再进入孵化系统,甚至蕞终实现创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