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闵行故事……“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25本全套出版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25本近日全套出版。丛书约350万字,由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历时5年编撰而成。
从4000年前的马桥文化到现代的“四大金刚”“四大园区”,从充满江南韵味的农业文明到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从写莘庄变迁的《莘城旧事》到讲马桥人文风情的《三冈水长》到反映地处“浦江头部湾”吴冲泾的《樱桃河畔》,不仅有百年沪闵路、千年蒲汇塘等知名地标,还有叶宗行、董其昌等春申郡望……这套总计约350万字的沉甸甸的“大部头”,选材纵横阡陌,内容丰富广阔,文辞畅达优美,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印象深刻。
闵行区承上海县700年历史文脉,更有马桥文化4000年之历史渊源和深厚积淀,明清时期交通便捷经济发达,近代城市化进程中,成为农耕文化商贸文化与近代海派文化的相生相融之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丛书项目负责人、闵行区政协委员吴玉林介绍,若干年前,闵行区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就组织开展了闵行文化资源的调查,其中涉及的地方历史文献未能及时系统整理出版。2017年初,闵行区六届政协工作开局之初,就着手筹划闵行文史资料的编纂出版工作规划,定名为“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秉承“以人存书”,“以书存史”,“以史为鉴”原则,每年一辑5册,共25册,计划5年内完成。
现在看来,这套丛书做到了对闵行文史的系统梳理和全面介绍。《寻城记》反映的是闵行区不断城市化的进程,《寻乡记》又是对故土的追忆;既有《“小上海”老闵行》这样对历史的追踪,也有《四大金刚》对现代工业成就的描绘;《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对近年来闵行几大经济、科创园区发展壮大的关注;《不能忘却的纪念》全面反映了闵行的红色文化,先烈(辈)的英雄事迹让人感慨。
“闵行发展很快,从沃野到郊县到都市,成就令人欣喜,发展得太快了得有人捡起来,不然以后再想要捡起来,就太晚了”,吴玉林表示,5年来,闵行区政协主席祝学军一直关心着“发现闵行之美”这套文史丛书编纂工作的推进,并将其写进了每年的政协工作报告。除了书,还采用视频拍摄等多种样式将本土文化保护起来:《百年沪闵路》《蕞后的老街》《不能忘却的纪念》《闵行渡》《闵行老饭店》等拍成视频,获得了不菲的阅读数,闵行档案馆将其作为馆藏,上海市档案局也表示收藏。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