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莘庄工业区管委会,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公司:
现将《闵行区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办规〔2021〕5号)和《关于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沪经信医〔2020〕996号),进一步市区联动加快推进闵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特制定如下政策意见。
紧跟全球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大机遇,聚焦前沿重点领域,加快研发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围绕重点区域规划,深化“3+X”产业园区布局。加大创新龙头引育,健全“研发+制造+应用”政策服务体系。将闵行打造成为辐射长三角服务全中国链接全世界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示范高地,到2023年,力争生物医药制造业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规模超过550亿。上市企业6-8家。
创新药。主要包括抗体药物、新型疫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高端生物制品,I类化学创新药。
高端医疗器械。主要包括智能医疗机器人、高端影像设备、高端植介入器械、可穿戴医疗检测器械、体外诊断仪器和试剂等。
在现有莘庄工业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港浦江园、紫竹高新区四大综合基地布局基础上,通过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加强研发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资源集聚,建设生物医药产业“3+X”特色功能区。在闵行北部建设虹桥生物医药研发总部功能区,在闵行东部建设浦江生物医药高端制造功能区,南部建设大零号湾智慧医疗创新发展功能区;培育华理科技园梅陇基地等面向生物医药成果转化落地的“X”个特色基地。
在本区范围内登记注册的,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科研仪器等领域研发、生产、专业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优先支持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产品、平台和项目。
聚焦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以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相关院所、重点实验室为源头,发挥基础研究和医工交叉优势。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在基因编辑等前沿生物技术的转化,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在测试技术服务、用户实验室等向区内外全面开放,支撑重大疾病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创新药物、新型试剂、生物材料、医疗设备的研发和转化。(推进单位:区科委、南滨江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细分领域国内外创新头部企业在闵行建立研发创新中心,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程序申请产业用地,申报市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单位:区科委、区经委、区投促中心、各相关街镇和园区)
鼓励开展产业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申报以完成Ⅰ期和Ⅱ期临床研究为目标的市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对获得市级部门扶持金额给予10%且蕞高不超过100万的配套资金支持。设立重大产业技术攻关产学研医专项,对企业牵头联合医院、科研院所开展的攻关项目经评审给予蕞高不超过100万的资助。
支持企业获得《药品注册批件》。对完成临床试验并取得《药品注册批件》的创新药,在本区生产销售的,鼓励支持申报市级资助,对获得市级部门扶持金额给予10%且蕞高不超过300万配套资金支持;在本区生产销售市级未立项支持的给予单品种一次性研发费用资助400万元;未在本区生产但销售结算在本区的给予单品种一次性研发费用资助300万元;对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参照创新药分三个层次单品种分别给予市级扶持资金10%配套且蕞高不超过100万、一次性研发费用资助200万和100万。
支持企业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对获得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在本区生产销售的,鼓励支持申报市级资助,对获得市级部门扶持金额给予20%且蕞高不超过100万配套资金支持,在本区生产销售市级未立项的给予单品种一次性研发费用资助蕞高不超过150万元,未在本区生产但销售结算在本区的给予单品种一次性研发费用资助蕞高不超过1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对本市研发生产的创新药械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 、欧洲共同体(CE)、日本药品医疗器械局(PMDA)或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认证注册,并在国外相关市场实现销售,按市级部门扶持金额20%配套支持,单品种给予蕞高不超过200万元资助。(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积极对接“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对经市级部门立项的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关键专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及重大产品产业化项目和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化重大项目,按市级部门扶持金额区财政以1:0.5配套扶持资金,蕞高不超过10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对新落户并新租赁本区生产办公用房的重点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且街镇园区对相关企业进行租金和装修补贴的,择优按1:1给予扶持,扶持金额每年不超过150万元,其中租金扶持不超过三年,且不得超过企业租房和装修实际产生金额。(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各相关街镇和园区)
对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单品种给予200万元研发费用资助,单个企业资助蕞高不超过4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1亿元、5亿元的生物医药生产和研发企业,分别给予20万、50万、10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支持建立经市相关部门认定的研发中试、检验检测、孵化转化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GLP)等公共服务平台,给予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额20%且蕞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对医药合同研究CRO、合同研发生产CDMO等为本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服务,每年按实际服务金额10%予以资助,单个平台每年蕞高不超过1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对按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委托区内企业进行生产的,在市级扶持的基础上,单个品种给予受托方首次交易合同金额的5%,且蕞高不超过200万元资金支持;对委托方为本区的,同样给予委托方该品种首次交易合同金额的5%资助,且蕞高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资助蕞高不超过200万元。(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推动产业园与医疗服务集聚区的融合,协调重点园区放开医学检验所设置限制,打造医药研发和医疗检测服务协同,“产、学、研、医、用”高度融合一体的示范区。(推进单位:区卫健委、区科委、各相关街镇和园区)
推动企业牵头联合医院、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攻关,畅通医疗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实现产学研医协同创新。鼓励区内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机构GCP认证,建立临床试验数字化管理平台,提高临床试验研究能力,为区内企业研发提供临床试验服务。(推进单位:区科委、区卫健委)
推动创新产品取得本市收费编码,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纳入全市医保目录;鼓励区内智慧医疗相关创新产品在本区医卫系统数字化转型中的示范应用。(推进单位:区医保局、区卫健委、区科委)
构建全链条以医疗器械为代表的创新产品注册服务体系,提供医疗器械功能性、可靠性、合规性、易用性、批量性工程化服务,建立一站式产品注册指导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医疗器械发展软环境。(推进单位:区市场局、区科委、相关街镇和园区)
配合搭建覆盖通关全过程的信息互通和监管平台,建立本区生物医药试点企业和物品“白名单”,简化清单内企业相关物品前置审批手续,便利企业通关。(推进单位:区经委、区市场局、区科委、莘庄海关、龙吴海关)
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要求,搭建国际医疗服务贸易平台,建设高端医疗服务集聚平台和医疗服务相关贸易平台。(推进单位:区经委、南虹桥公司、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
推动特色产业园区开展区域规划环评,对纳入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范围的,简化项目环评程序。对列入市重大项目的产业项目,探索建立环评指标全区统筹机制。(推进单位:区生态环境局、各相关街镇和园区)
针对成长型企业用地需求,鼓励园区开展个性厂房定制,推行产业用地“先租后让”试点。鼓励保留工业地块转型升级,建设符合生物医药产业需求的标准厂房。(推进单位:区规划资源局、区经委、区科委、各相关街镇和园区)
支持本区重点生物医药企业申报春申人才计划,参加市区领军人才选拔。对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为吸引境外和海外回流高端紧缺人才做好服务。支持政府投资基金投向区内生物医药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以及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引导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投入。(推进单位:区科委、区财政局)
(一)本政策与本区其他各项政策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同一项目不得重复享受同类政策。对聚焦重点领域或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
(二)建立信用监督机制,在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内有存在严重的司法及行政负面记录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相应程序限制或者取消其申请相应政策的资格。
(三)本政策自2021年10月3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4年10月30日,具体实施细则由区科委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另行制定。
以上内容由上海济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上海济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整理发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