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富美宜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谱写“富美宜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南依锦屏,北拥香鹿,洛河为轴,这是一座两山竞绿、一水迤逦的山水园林生态城;禅钟悠扬、佛韵流长,步步生莲,这里有千年古刹灵山寺、韵携长风的李贺诗篇;这里城美村靓,这里百姓幸福心欢。
锦屏耸峙,岿然万方;河洛大地、春潮涌动。宜阳,曾是战国时期韩国故都,是汉时的寿安、唐代的福昌,是霓裳羽衣翩跹舞过的地方,两京故道车马从这里迤逦走向远方。2400年的厚重蕴藉,塑造了宜阳这座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
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宜阳蓄势待发,奋勇崛起,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方向,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富美宜阳”的总目标,坚持“工业主导、农业调优、城乡统筹、旅游带动、民生改善”五大发展路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奋力开创“富美宜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力书写“富美宜阳”壮丽篇章!
●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引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自动化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机器人制造、精密设备制造及航空、航天、车用精密轴承项目。
1.智能电网综合节能自动化设备、成套电器设备项目。主要引进建设智能电网综合节能自动化设备、成套电器设备等全产业链基地项目。
2.汽车及零部件制造项目。主要引进汽车整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项目。
3.家用电器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主要引进家用电器整机制造及零部件制造项目。
4.精密数控机床加工项目。主要引进各种规格的重型数控机床、龙门动柱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重型高精密数控加工设备项目。
5.高端机器人装备制造项目。主要引进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装备、高端装备、激光装备等机器人研发制造项目。
6.精密轴承基地项目。依托宜阳县成型的轴承产业园,拟引进建设航空航天、汽车轴承、军工轴承等精密轴承生产基地项目。
7.数字视频监控产品项目。主要引进设备监控产品、安防监控产品研发及制造项目。
8.光电设备精密连接器加工项目。主要引进光电连接器、电脑连接器、消费电子类连接器等光电设备配套精密连接器项目。
●新材料产业。重点引进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体育休闲、医疗器械等新材料研发制造项目。
1.特种材料加工项目。依托现有的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院产业园,主要引进稀有金属及特种材料加工项目。
2.铜材料深加工项目。主要引进各种铜型材及铜合金管、棒、杆、线.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基地项目。主要引进金属复合材料(镁、铜、铝)生产制造项目。
4.轻量化合金制件项目。主要引进自行车、电动车、汽车、航空航天等镁合金、钛合金轻量化合金制件项目。
5.钛合金制件项目。主要引进钛合金汽车部件制件、医疗器械、军工制件、石油化工制件、航海船用制件等项目。
6.高低压交联电缆项目。主要引进高低压交联电缆、控制电缆、架空电缆等制造项目。
●电子商务。重点发展以特色农副产品、家居建材等业态为主的电子商务产业。积极发展以中介咨询、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业态为主的商贸服务业。
1.综合物流基地项目。主要建设一个集专业市场、加工贸易、装卸包装、快件分拨、配送中心、仓储运输、电子商务、货运结算等于一体的综合物流集聚区。
2.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主要建设集商品交易、商贸展览、电子商务、电子结算、净菜加工、包装配送、冷链物流、质量检测、信息发布、教育培训、涉农创业孵化、金融服务、休闲娱乐等配套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服务平台。
●现代旅游。主要引进旅游产业配套纪念品加工项目。
1.恋瑶山峡谷开发项目。该景区临近灵山文化旅游区、七彩花海景区,总长2135米,瀑布、深潭数量众多。拟引进企业对景区进行整体开发。
2.旅游纪念品开发项目。主要依托宜阳县洛邑水城、七彩花海、灵山文化旅游区等旅游景点,进行配套旅游产品设计及生产。
●高效农业。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饮品加工、休闲食品及保健品加工项目。
1.花生深加工项目。依托宜阳10万亩花生种植产业,拟引进建设花生油生产线条,花生酱及花生制品生产线.速冻果蔬生产线项目。主要建设冷库、脱水蔬菜加工生产线,生产果蔬榨汁和原汁罐装饮料、保鲜蔬菜加工等,年加工各类水果、蔬菜15万吨以上。
3.果脯、果酱深加工项目。依托宜阳县水蜜桃、葡萄等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果脯、果酱等深加工项目。
4.牡丹深加工项目。依托宜阳县近5万亩的牡丹种植规模,发展牡丹精油、牡丹花茶、牡丹面膜等深加工产品。
城在山水间,人在画中游。宜阳县地处洛阳市西南,总面积161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1个产业集聚区、1个工矿区,总人口70万。
河洛人文荟萃地。宜阳战国时置县,是东周时期毛国、战国时期韩国故都,西周召伯听政之处,唐代大诗人李贺故里。拥有灵山寺、虎头寺石窟等10处全国、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汉唐洛阳、长安两京故道,武则天、李隆基、刘禹锡、唐伯虎等都曾寄情宜阳山水,留下许多诗文佳作,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诗词文化、西游文化、禅修文化、驿馆文化”。
山水形胜宜游地。宜阳境内有花果山、灵山等知名山峰22座。花果山是《西游记》的创作原型。2011年宜阳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西游文化之乡”称号;灵山寺以“名山、名泉、名树、名寺”著称;锦屏山由武则天封名并亲题“锦屏奇观”。洛河流经宜阳县域65公里。
生态秀美宜居地。宜阳位于洛阳上风上水,北有香鹿山、南有锦屏山,洛河穿城而过,2.18万亩的香鹿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15公里绿色长廊;洛河县城段建成拥有8级橡胶坝、1.2万亩水面、3400亩绿地的滨河公园。宜阳全县森林覆盖率26.7%,城区绿化覆盖率38.89%,绿地率34.57%,是宜业、宜学、宜商、宜游的“北方山水宜居城市”。
交通便捷“组团县”。宜阳是洛阳市“一中心六组团”的重要组团县,处于“洛阳市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郑西高铁穿境而过,焦枝铁路洛宜支线直达县城。县内郑卢高速、安虎线、八官线、南车线、洛陕线等,形成了五纵六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洛宜快速路、滨河北路两条快速通道直达市区,率先开通了直达洛阳的城际3元公交车。未来,洛宜快速通道与古城快速路直接对接,洛宜轻轨连接洛阳地铁1号线,将实现洛宜同城一体。
拥有企业上市“新通道”。宜阳享受证监会对贫困地区开辟“企业发行股票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的政策。该政策对注册在宜阳的企业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化的,实行专人对接专项审核,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挂政策,减免挂牌初费。对涉及贫困地区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优先安排加快审核;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购重组项目,重点支持加快审核。
搭上洛阳“两区”共建顺风车。洛阳是国家自贸区、自创区“两区”叠加的15个城市之一。而今,宜阳面临洛阳“两区”叠加辐射联动的好机遇,能够充分享受自贸区的改革动能、改革红利,以及自创区的创新动能和创新红利等政策和资源的“溢出效应”。宜阳县产业集聚区紧邻洛阳“两区”的高新区板块、涧西区板块,“两区”机器人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与宜阳主导产业定位相同、相互关联,是自贸区、自创区“溢出效应”的蕞佳辐射区。宜阳规划建设了占地2000亩的洛阳“两区”配套园区,出台了对接“两区”的政策和实施意见,形成“主干项目在‘两区’,配套项目在宜阳;产业项目在‘两区’,服务设施在宜阳;技术研发在‘两区’,中试生产在宜阳”的发展格局,走出一条“小县城”的“大开放”之路。
主动承接洛阳市区产业转移。按照洛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六组团要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疏解,中信重工、中铝洛铜等大型国企将进一步实施地企合作,逐步将产业转移到县区。去年,宜阳共签约地企合作项目35个,总投资183亿元,排名全市头部。今年,宜阳将继续跟进、持续发力。
春到宜阳,风光正好。2017年,宜阳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河南省诗词之乡、省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省教育宣传先进县、省基层财政优秀直管县、市安全生产先进县等13项综合性荣誉,“富美宜阳”蓝图初展。
加快经济发展,打牢“富”的基础。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8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亿元,金融机构存款154.2亿元、贷款89.8亿元。
做大“两强”产业,增强“富”的后劲。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强”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全产业链条,产业结构从传统工业“一枝独大”,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多点支撑”。
培育新兴业态,增添“富”的活力。建成了中基华夏医药物流园,一批行业百强、知名企业纷纷进驻,开园两个月,产值突破1.5亿元,打造了蓬勃发展的现代物流新业态。
打赢脱贫攻坚战,补足“富”的短板。投资3.9亿元实施595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起了123个扶贫车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千方百计促增收;实施“暖心工程、爱心超市、孝心基金”,惠及8600余户贫困户。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富”的支撑。实施了400公里农村道路项目;实施了39个安全饮水项目,解决了4.9万人的饮水困难;提升了88个贫困村的文化广场、村室阵地;新建灵龙大桥等3座新桥,南环路、北环路、宜樊路等19条城乡道路。
推动创业创新,提升“富”的动能。出台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奖励办法,从政策、资金、服务等多方面支持创业创新,形成54个省、市创新型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研发中心集群。
抓好“百城提质”,城乡面貌更“美”。投资37.4亿元实施49个城建项目,集中整治30条背街小巷,城区路网、供水、供暖、供气、环卫、公厕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提升。13个中心镇、特色镇全部编制规划,建设成效显著;集中整治农村环境,乡村面貌更“美”。
抓好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更“美”。实施“洛河为轴、5渠为辅、10条水街、8个人工湖”的“1518”生态水系工程,打造洛河城区段25公里生态景观带,构建“洛河东西贯穿、湖渠南北对流”的环城循环水系。大力开展“一带两翼四区一网”造林行动,推进全域绿化,拥有近900公顷城市绿地,满眼是绿、处处有景,获得了“国家园林县城”称号,实现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14天。
打造精品景区,旅游品牌更“美”。“休闲宜阳”品牌更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灵山寺、莲花公园等景区人气更旺,七彩花海、三乡汉唐文化园、卓创文化园有望五一开园,洛邑水城等精品项目推进迅速。依托洛河皮划艇训练基地、凤凰岭体育公园,承办了第13届全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和射击(飞碟)两项赛事,充分展示美丽宜阳的城市形象。
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架构,宜阳开拓招商新思路,坚持把“221”现代产业体系(“两强两新一特”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电子商务、现代旅游两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把开放招商与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盘活现有闲置资源和实现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实施“双轮驱动”,积极引进培育智能装备、绿色食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今年以来,宜阳着力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170.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2.8亿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对一”叩门招商。针对国内外500强企业及行业100强的产业布局和投资趋向进行分析研究,“点对点”进行项目对接,宜阳先后引进了投资75亿元的洛邑水城项目、投资20亿元的洛阳中基华夏医药服务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宜阳上庄风电场项目和投资10亿元的宜阳高村盐镇风电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龙头型”“蜂王型”项目辐射带动经济大跨越大发展。
开启招商新模式。借助劳动密集型企业北迁机遇,积极招引企业总部和占地少、见效快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推动年产值300亿元、税收15亿元的中基华夏医药产业园项目落户,建立集医药专业化推广外包服务、医药现代物流及器械现代物流服务、器械组装生产、医药专业培训服务、科研会议交流、医药产品交流与展示、医药器械生产与展示、医药科技企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打造中西部乃至全国蕞专业、蕞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医药服务外包产业园。推动深圳富隆特公司投资3.2亿元的体育用品产业园项目落户,打造全球知名泳品品牌,建设全国蕞大、世界一流的水上体育用品生产基地。
创新发展理念。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奖励办法,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专利申报等多个方面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设立研发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发展合力。先后推动上海交通大学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产业园、武汉理工大学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产业园、河南科技大学稀有金属精炼产业园和中国矿业大学PM2.5处理设备产业基地等一批高校科技型项目落户,打造科技创新产业示范基地。
打造蕞佳环境。在优化硬件环境的同时,注重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健全“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的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加强对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开展银企洽谈会、金融政策宣讲会、金融联席会等专题对接活动10余次,协调35家银行及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实地走访县内企业100余次,量身定制融资方案,解决67家企业近7亿元的资金需求。
盘活闲置资源。对全县的闲置土地、办公楼、厂房等进行逐一摸排包装推介,出台“腾笼换鸟计划”补贴管理办法,利用乾钠冶金闲置厂房引进投资5亿元的年产3万吨金裕高新材料项目、为隆华节能公司闲置厂房引进投资5亿元的高性能聚合物膜材料加工项目、为西普凌锐厂房引进2亿元的上海交大特种材料研究院产业园项目,引进中赫集团收购海正集团闲置厂区。通过资产重组和产权转让等方式,有效盘活企业资产。
深化扶贫招商。积极对接义乌小商品加工企业,通过浙商产业园、扶贫产业园近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和各乡镇123个扶贫车间,引进香港进选公司针织服装扶贫项目、深圳富隆特体育用品扶贫项目、金华毓薇饰品公司饰品加工扶贫项目、义乌市玥缘针织厂针织服装扶贫项目等,加快吸引服装、鞋、帽、饰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实现扶贫和资源有效利用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