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开工奠基“超级试验区”要来了!
人勤春来早。2022年头部个工作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城市设计成果正式发布、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项目(智能中心)打桩开工。闵行区委书记陈宇剑,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陈华文,区政协祝学军,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王观宝,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等领导出席活动。
马桥AI试验区是上海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有全球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应用示范、制度供给和人才聚集高地,其城市设计一直备受瞩目。2020年8月,试验区公司启动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并于同年12月17日选出3套优胜方案。蕞终,天华&WSP公司“超级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方案胜出。
北智汇。得天独厚的门户核心,上海南部交通枢纽所在地。在这里,用人工智能点亮人间烟火。
中智创。中欧班列——上海陆上丝路从这里启航。在这里,用人工智能照亮复兴之路。
南智造。产业创新发展区,深厚成熟的制造底蕴。在这里,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自然不是外在的风景,而是规划初始的经纬。以中央公园为起点,重塑一座具有生命力的智慧生态引擎,与科技交迭,与文化相融。
中青路智创轴串联全域。采用三种道路空间,包括车路协同试验段、智能服务无人车,展现未来的城市风貌。
沿东西向生态景观廊道置入智创智产功能,联结三大产业节点,激发片区活力。马桥双贝博物馆、望海山、芯云塔、养云湖,将看到更有品质的地标建筑,更具韧性的城市底盘。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勇建介绍,此次的城市设计主要是两个特点,一个是产城融合,一个是智慧生态。“我们未来要打造超级复合的智能社区,里面包括许多空间,应该说我们原来这一块的空间不是很足。通过这次城市设计发布,规划上做了一些梳理调整,将集聚四智产业、汇聚顶尖人才,建设115万㎡商业办公、83万㎡智创研发、763万㎡智能制造、82万㎡未来居住,425公顷全域渗透的蓝绿休闲空间,为我们智能型企业的入驻提供了发展空间。”
而在打造智慧生态系统方面,试验区将采用智能灌溉,智能环境监测等;还有无人驾驶、超级街区,包括慢行优先区等等,打造一体化的智能交通系统;还有医院、学校、商业零售、金融、体育场等等,打造一个社区配套的复合共享功能。
上海工业智能中心是试验区北部应用综合实践区的头部个创新载体,用地范围东至中富路、西至中青路、北至敬南路、南至望汇路。项目总投资14.4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和研发配套商务设施,计划于2023年12月底竣工交付。
作为闵行区重大产业项目,上海工业智能中心从项目评审到土地摘牌,仅用时2个月,体现了试验区速度。今天的开工仪式,也标志着试验区的发展建设正式启动“加速键”,进入“快车道”。
未来,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将承载试验区打造人工智能产业标杆性载体的核心功能,对接引入上海交大、大零号湾等科技创新资源,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创业生活,致力于引领区域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系统、智能传感器、智能新硬件等“四智”产业集聚,提高产城融合度和功能复合度,带动营造园区科创氛围,蕞终建成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特色、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研发中心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的集成样板间。
上海工业智能中心包含研发、办公、展示等功能,“今后入驻的企业,现在和我们对接的,主要是涉及到AI+金融量化交易的,还有医药医疗的。未来还有一些涉及到像工业智能的技术国产化,程序研发的企业会在这里落地。”阳勇建表示,“今天开工只是开了个头,今年我们园区还有几块研发用地、工业用地要推出,将为企业的入驻提供很大的支撑,园区的集聚效应也会充分体现出来。”
在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试验区公司)即将迎来成立2周年之际,城市设计成果的发布和上海工业智能中心的开工将为试验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未来城区示范样板奠定坚实基础,也将带动掀起试验区新一轮发展热潮。
健全入市制度体系、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和集体收益,为乡村振兴带来了“动力”。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