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助飞C919!闵行这家研究所承担两大核心系统产品故障概率要<10⁻⁹

admin7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9

  这是中国民用航空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2022年9月29日,国内首款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客机C919正式获颁型号合格证(TC),标志着我国具备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能力。

  总部位于闵行的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电所)承担的驾驶舱显示系统和A664网络交换机这两项研制保障等级为A级的产品,顺利实现随机取证,实现国内适航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国航空无线年,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世界一流航空电子系统供应商为战略目标,致力于航空电子系统架构研究,为国内各型飞机提供先进的航空电子装备,是集科研、生产、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上世纪70年代,以运10项目启动为契机,上电所正式进入民机航空电子领域,研发机载电子设备。本世纪以来上电所先后参与ARJ21、C919、AG600飞机航电系统及其分系统的研制工作,是C919项目中独立承担A级航电分系统研制的国内供应商。

  是全机蕞为复杂、难度蕞高的航电分系统之一

  据介绍,C919驾驶舱显示系统是全机蕞为复杂和难度蕞高的航电分系统之一,为飞行员提供飞行信息和机上各系统状态信息等信息显示,同时为飞行员提供对机上各系统进行操作控制的平台,是人机交互的核心系统。A664网络交换机则是机上核心数据网络系统的关键设备,主要实现A664网络系统中各终端之间的数据交换。

  2008年起,上电所开始参与C919项目联合论证工作;2010年正式启动项目研制,上电所负责显示系统中的显示器、控制器以及A664网络交换机研制工作;2013年,在显示器、控制器的基础上,上电所独立承担起整个驾驶舱显示系统的研制任务。

  研发之初,国内普遍缺乏复杂高安全性系统研发能力,民机航电系统设计开发经验严重不足,技术积累极为薄弱。面对严峻挑战,上电所迅速抽调精兵强将,与国外专家一起组建联合工作团队,全面开展项目研制工作。

  面对挑战,在上级单位的领导下,项目团队稳扎稳打、披荆斩棘,逐步建立了与国际一流航电研发企业对等的管理模式、商务流程和沟通平台,推动了项目研制工作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C919驾驶舱显示系统项目系统需求近2万条、软件代码300余万行、故障概率要低至10-9,代码量占全机近1/3,是上电所迄今为止承接的复杂性蕞高、难度蕞大、挑战性蕞强的民机研制任务。

  为力保项目成功,上电所按照国际标准民机开发流程和要求,通过采用成熟的设计、管理工具,搭建了高度标准化、成熟化、开放性强、综合性强的系统建模、分析、开发、管理到产品数据管理的综合平台,覆盖了民机产品从研发到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同时,形成了满足适航要求的民机航电研发体系,建立了符合国内研制特点的系统研制流程、工具和环境,项目管理能力、国际供应商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开放合作,带动国内航电产业链发展

  为促进项目的高质量向前推进,上电所积极拓展国内外优质资源,深入开展国际合作,自2012年起先后在8大领域与7个国家16家公司开展了24项合作,有力支撑了项目研制任务完成。

  依托C919项目累积的丰富的系统研制、适航取证和体系建设经验,上电所通过供应商培育等手段逐步提升国内供应商的研制和适航能力,不断强化供应链的整体能力,为完善航电系统供应谱系、提升合作伙伴研制和适航能力、加强上电所作为系统级产品供应商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探索出一条新途径,促进并带动了国内航电产业链的发展。

  上电所表示,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专业民机人才队伍基本形成,企业龍智航电品牌的业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这一切都让上电所今后有底气、有信心承担更加复杂艰巨的民机研发任务,更加自信果敢地加速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

  闵行是上海民用航空产业的一块高地。除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外,闵行南部吴泾地区还拥有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市政府推动下,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三中心一总部”项目也正陆续落户吴泾地区。依托这些企业、院所,闵行将打造建设集设计、研发、制造、认证、维修、运营、服务在内的航空制造产业链体系。

  上电所表示,未来上电所将紧紧抓住上海航空产业集聚支持和机载专业化整合等机遇,积极响应上海市民机产业链配套提效行动,依托上海南部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在闵行的地域优势,努力构建民机航电产业发展新格局,为支撑上海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民用航空产业中心和协同长三角建设形成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做出更大的贡献。

  部分文字: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457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特色园区】闵开发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

【特色园区】闵开发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

  原标题:【特色园区】闵开发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之路   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大力指导下,为推广上海26个特色园区,上海市开发区协会、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邀请澎湃新闻推出“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系列报告。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

上海十大产业园区上海工业园区有哪些上海科技园区在哪个位置

上海十大产业园区上海工业园区有哪些上海科技园区在哪个位置

  上海十大产业园区 上海工业园区有哪些 上海科技园区在哪个位置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招商与网点上传提供 2022-10-24   上海市是我国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众多开发区和产业园区,那么你知道上海的产业园区有哪些吗?上海市的产业园区主要有张江高科技园区、紫竹高新区、漕河泾开发区园区、临港产业区、嘉定工业开发区等等。Ma...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周启幕50亿十大项目已落户闵行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周启幕50亿十大项目已落户闵行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周启幕,50亿十大项目已落户闵行   11月11日上午,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下简称“产业周”)新闻发布会在沪举办。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等人,就产业周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本届产业周以“共济未来,万物「升」长”为主题,主要有四方面亮点:1、构筑链接创新的开放场景:邀请国...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闵行开发区聚焦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闵行开发区聚焦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近日,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产业地图(2022)》,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新指引。产业地图覆盖一、二、三产业,聚焦16个区、5个战略区域、53个特色园区、35个重点行业,包括138张产业现状图和产业未来图,将打造成为宣传上海产业特色,讲好上海产业故事的平台和窗口,吸引更多市场主体了解上海产业、推动上海发展。其中,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闵行开发区”)聚焦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点赞闵行开发区绿色零碳创建工作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点赞闵行开发区绿色零碳创建工作

  在7月8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经济信息化委会主任吴金城介绍了上海市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元宇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三个行动方案相关情况。吴金城以上海ABB电机、联合汽车电子、万国数据上海三号数据中心等零碳工作优质企业为例,介绍了如何从抓好零碳试点,推进全生命周期零碳革新。   上海要发挥绿色低碳产业基础优势,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下阶段...

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上海市闵行区经济委员会

  声明:,,,。详情   贯彻执行有关工业经济、 商业商务、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研究起草工业经济、 商业商务、国内外贸易、外商投资、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管理的相关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拟订本区工业、 服务业领域的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有关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拟...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介绍   园区简介:张江人工智能岛(AIsland)是上海(浦东新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产业核心载体之一,位于张江科学城中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园区临近上海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张江校区、交通大学张江科技园等重点高校资源,以及中国商用飞机研发中心、李政道研究所、中科院浦东科技...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再创新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何再创新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海就有一些从事艺术、设计的创意者自发聚集到莫干山路、泰康路、昌平路、福佑路的老厂房和仓库,从事文化创意活动。到2013年底,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5%。上海市87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一轴(延安路城市发展轴)、两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带)、多圈(区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地)”的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