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把美院建在钢厂里打造老工业基地城市更新“新样板”

admin8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13

  新华网上海7月9日电(记者龚雯)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城市发展的重要产物,工业遗存在艺术家和规划师的巧手之下,“蝶变”为创意无限的文化场馆、时尚街道、特色园区,以一种新的方式伴随着城市更新、文化延续。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宝武不锈钢厂区型钢厂房,长近1公里、宽约百米、高约20米,锈蚀的屋架、剥落的屋面,令人感叹岁月的洗礼、工业的变迁。如今,这块区域已被规划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校区,建成后这将是中国头部所从工业遗存里“长”出来的美术学院,不仅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美术高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擦亮上海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名片。

  图片说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校区效果图外观。(上实集团供图)

  更令人期待的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校区仅是26平方公里吴淞创新城蓝图里的一笔,作为构筑上海未来空间发展和“南北转型”战略的重要承载区,通过探索和创新,吴淞创新城将建设成为上海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城市更新的示范区;国家创新、创意、创业功能的集聚区;国际城市文化旅游功能的拓展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在上海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进程中,文化艺术的力量不可替代。

  “几年前头部次踏进厂房考察时,让我十分震撼,一是没想到上海有这么好的一个工业遗存可以用于美术教育和人才发展,而且项目立意与学校‘在这里建设一座新时代、新海派、新美院,践行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办学理念十分契合,希望‘构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深美中国’,建设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二是这个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工业遗存改造项目,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为上海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打造新范式。”时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任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成钢说,激动之余,他毫不犹豫地从北京搬到了上海,在数个设计方案中力争保留整个厂房,让美术学院能更好更快地“放进去”。

  据悉,关于上大美院吴淞校区项目,起初是2015年宝武集团与上海大学接洽,提出引入上大美院,助力推进不锈钢区域的转型升级。经过一系列相关工作的推进,2021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复该项目选址规划。2022年9月,上海市教委、上海大学、宝武集团和宝山区政府签署了《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项目建设框架协议》,明确上大美院吴淞校区项目的实施主体,重要目标节点是2023年开工, 2026年9月前建成交付。

  图片说明:宝山区和上实集团相关负责人联合调研现场。(上实集团供图)

  其间,2018年上海实业集团落实上海市政府工作部署,通过与宝武集团、宝山区合资成立的平台公司宝地上实,合作推进宝武集团不锈钢区域的开发建设工作。2023年3月,上实集团成立全国资的平台公司——上海上实新城市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上大美院吴淞校区和区域内其他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资建设,推进不锈钢区域的整体城市更新和转型升级。

  目前,上实集团接手上大美院吴淞校区的建设任务后,结合前期规划设计情况、现有厂房安全检测情况以及项目审批情况,预计今年9月底前实现部分工程桩基开工建设。

  图片说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校区效果图外观。(上实集团供图)

  根据规划,上大美院吴淞校区将完整保留建筑历史风貌,依托型钢厂空间特质改建,设置教育核心、国际教育与新海派艺术发展、配套馆群三大板块,打造以艺术教育为核心、国际艺术人才和资源高度聚集的吴淞国际艺术城核心区。

  据曾成钢透露,未来新校区还将增设“终身教育”,提供一个向全社会不同年龄开放的办学模式,因为美育是“老少皆宜”的,此举可让更多人感受艺术的魅力,助力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更好地传承与绽放。

  用“绣花功夫”让“钢铁巨物”焕新颜

  上大美院吴淞校区选址于宝武不锈钢厂(原上钢一厂)型钢厂房,规划用地面积16.54万平方米,净用地面积12.65万平方米,地上计容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从原本一块市郊农田到1989年9月竣工投产的型钢厂房,再到2000年拥有炼钢、连铸、热轧等生产,型钢厂房是上钢一厂自1938年建厂50年来工程造型蕞复杂、质量要求蕞高、工程规模蕞大的项目,厂区内空间更新迭代,填补了上钢一厂生产结构和产品门类,凝练了宝钢人勇于开拓的奋斗精神和记忆。

  由于厂房体量巨大、建筑空间结构复杂,如何保留原始骨架,延续工业痕迹保留工业记忆的同时又能物尽其用,比如既能满足厂区外部穿越的市政道路车流需求,也能满足厂区内部改建后美术教室的光线要求等,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摆在了建设者眼前。

  图片说明:宝武不锈钢厂区型钢厂房现状。(新华社记者 龚雯摄)

  设计方案由德国GMP公司和同济设计院组织专业团队初步完成,在保留利用现有建筑进行抗震结构检测和风貌甄别的基础上,有关风貌、消防、停车、道路、抗震、幕墙、人防以及用于教学的房屋使用年限等专项设计和认证标准都在有序推进中。

  本着大胆创新同时严谨求证的科学态度,近日,一场关于上大美院吴淞校区建设的专家研讨会在建设现场举行,专家们就目前项目在深化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发挥所长,推动项目稳定推进。

  比如,针对房屋变形、材料强度、混凝土剥落等问题,华东建筑集团勘察设计大师沈迪、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建筑设计和城市更新专委会副主任曾浙一、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设计大师李亚明等专家建议进行相关改造减轻负荷,以及采用硅烷浸渍剂等渗透型混凝土保护剂、对于损伤严重的关键部位进行外包型钢加固等,保障厂房的安全性,使其承载力满足后期实际使用需求。后续,还将在厂房改造的不同节点进行关键技术的检查和复核。

  图片说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校区内部效果图。(上实集团供图)

  “我头部次来这里的时候是2016年初,当时厂房里的锅炉还烧着,到2016年末全面停产后,如今这一厂房又要开始焕发新的活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历史建筑保护专家王林说,很高兴今天看到厂房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作为上大美院校区进行开发,这么大规模中轴对称且极具创新的工业遗存改造,将对上海城市更新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起到典范作用。

  由于施工本身要设置围墙进行场地封闭,场地封闭后围墙,也可形成又一艺术资源。“我们将利用封闭围墙策划开展国际涂鸦艺术创作活动,实施艺术‘图强’计划,邀请著名涂鸦大师和美院师生开展创作,使其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成钢说。

  “新海派”构建新地标,“新引擎”撬动新发展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宝山的印象就是偏远,且关联度蕞高的产业就是宝钢。从“黑烟滚滚”到“黑灯工厂”,宝钢自我转型后留下的一幢幢工业建筑好比史书里的一卷卷分册,成为上海工业和城市进程的重要见证和宝贵财富。

  从上大美院到吴淞创新城,锲而不舍地积极探索老工业基础整体转型的方法和路径,成为打响解放上海头部***、拥有百年开埠、百年工业、百年教育之称的宝山区的新时代新使命。

  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和《上海市宝山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新设吴淞主城副中心和跨外环打造吴淞市级副中心,蕰藻浜滨水地区以吴淞转型地区的转型发展为核心,结合吴淞市级副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两岸产业功能转型,加速两岸城区的融合发展,打造以商务办公、文体休闲、科技研发为特色的蕰藻浜滨江发展带。

  吴淞创新城,地处长江、黄浦江和蕴藻浜交汇处,东至同济路-黄浦江、西至江杨北路-虎林路、南至长江西路-军工路、北至友谊路,共26平方公里。

  上实集团总裁周军表示,吴淞创新城是紧邻上海市中心面积蕞大、蕞完整的具备整体转型条件的城市建设用地,域内蕰藻浜和黄浦江岸线绵长,拥有上海市蕞大的工业历史风貌区,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是一幅不可多得的“大衣料子”,“量体裁衣”显得至关重要。

  从上海头部钢铁厂2500立方米高炉被改造为“金色炉台·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到兼具干湿垃圾处理和发电功能的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竣工投入使用,成为世界先进的“全专业综合性公园景观类环保工业厂房”示范项目,如今,一个个新项目正为宝山增添一个个新地标,加快区域整体转型和城市更新。

  周军表示,未来将坚持规划引领,深化功能布局,把握开发时序,成熟一块、开发一块、建成一块,注重战略留白,同时结合片区规划编制,综合考虑开发目标、政府需求、产业发展与资金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分期滚动开发,探索老工业基地整体城市更新的新路,尝试把吴淞创新城建设成为新时代现代化转型的样本。

  本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新华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华社上海分社职业道德监督电话 新闻热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586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落地长兴产业园区

  6月10日,落户在长兴产业园区内的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顺利完成土地摘牌。该项目的落地将对提升长兴产业园区与长兴岛海洋科技创新力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即将迈入开工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海洋装备研究中心项目此次摘牌地块为长兴产业园区G9CM-0601单元土地,四至范围为:东至兴奔...

东方财富资讯

东方财富资讯

  前往东方财富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新投资宣布增持中证国新央企科技类指数基金   美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   国常会:研究明确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   上海:推进张江...

产教研合一联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揭牌

产教研合一联泰科技-上海交大“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揭牌

  10月30日,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建立的“增材制造装备与新材料联合研发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在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隆重举行签约及揭牌仪式,标志着双方联合研发实验室正式落成。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进行增材制造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实现该领域校企人才共育,推进中国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   上海联泰科技股份有限...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从实验室到产业善于跨界突破

  张江科学会堂举办颠覆性技术创新成果展 记者 陶磊 摄   可以“变形”、具有动能的微折叠机器人,能够为生物质转化提供低能耗方案的纳米技术,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金属复合新材料,为钢铁工业低碳发展实现绿色路径的绿氢制造技术……9月8日,2024浦江创新论坛的一场专题论坛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办,科学家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未来材料”,呈现了材料科学的交叉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保研清北89人不及武大和华科上海交大保研综合实力详细分析

保研清北89人不及武大和华科上海交大保研综合实力详细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著名的C9联盟高校成员,是老牌的985工程大学之一,也是著名的211工程大学之一,是国家头部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著名的“华东五校”成员。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留学情况分析。其中,上海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中,保研推免到清华大学的共有57人,保研推免到北京大学的共有42人,总人数是89人。...

全国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大比拼充电桩企业到底哪家强?(下)

全国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大比拼充电桩企业到底哪家强?(下)

  全国300多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企业大比拼,充电桩企业到底哪家强?(下)   2016-11-22 17:03   据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   【文/电动汽车资源...

全国环卫装备领域“前三甲”之一来自闽西革命老区

全国环卫装备领域“前三甲”之一来自闽西革命老区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被群山环抱,虽已是12月,依然绿意满目。走进镇上福龙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偌大的园区内,纵横交错的柏油路条条纤尘不染。   从闽西山区走出的福龙马集团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首家环卫领域主板上市公司,在环卫装备领域位居行业前三、环卫运营服务领域位居行业前五。   走进敞亮的白色厂房,数十款形态、功能各异...

北京上半年重点工程投资1349亿48个项目已经实现开工

北京上半年重点工程投资1349亿48个项目已经实现开工

  北京沃森创新疫苗产业园等5个项目加快手续,提前开工;15条轨道在建线条地铁线路;北京头部实验学校、北京未来城学校建设工程、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通州院区等多所学校、医院开工建设……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上半年,本市重大项目开工数保持历史高位,除了180个续建项目之外,新建项目实现开工达48个,多个项目提前开工。“3个100”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约13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