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十四五”开局亮眼 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达2900亿元 上海闵行全力开启现代化主城区建设新征程

admin6个月前 (09-24)闵行产业信息15

  蓝图已绘就,迈上新征程。中国上海市闵行区第七次代表大会近日在区委党校开幕。在谈到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时,闵行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用“三个提”做了概括,即经济发展提速、城市品质提升、民生服务提质。

  未来五年,闵行将初步建成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的现代化主城区,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性跨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门户功能、上海南部科创中心的策源能力显著增强,闵行在上海和长三角发展格局中的贡献度、引领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和城市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让闵行更加宜居宜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今年以来,闵行各项经济发展指标增长明显,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前三季度,新增有效内资企业30417户,完成率152.1%,同比增93.1%;新增有效外资企业735户,完成率163.3%,同比增41.9%。前三季度新增重大产业项目累计达252个,引进138个涉及“4+4”(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引领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以及国际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等“四大产业”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领域项目,较去年同期增长14.5%,确认计划总投资额逾900亿元,重大招商项目数量、质量均名列全市前茅。

  记者获悉,2021年闵行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2900亿元左右,五年年均现价增长7.5%;预计2021年财政总收入达890亿元,年均增长5.4%;预计区级财政收入达330亿元,年均增长6%。招商引资方面也成效显著,2021年1月至10月,吸收合同外资47.7亿美元、实到外资13亿美元,均超额并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闵行经济总体稳中有进、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五年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其中,第三产业增速较快,预计年均增速为8.2%。”闵行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卫民对这些数据如数家珍,“全区主要产业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工业总产值、服务业营收、社零及商品销售额等均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投资增长平稳。”从数据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600亿元,比2016年的3099亿元增加500亿元,增长16.2%,年均增长3%。

  据了解,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4+4”产业涉及企业约1600户,预计完成营业收入7000亿元,增速约15%,占全部“四上”企业营业收入比重约50%。在“4+4”产业中,国际商贸产业营收占比蕞大,达到66%;其次是文化创意产业,营收占比为16%。分地区看,“4+4”产业经济规模较大的依次为虹桥镇、莘庄工业区和江川路街道等。

  闵行的实力不仅展现在数据上,更落在具体的项目中。在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一核两带”总体布局中,其中“一核”的中心位置是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闵行区以核心区和前湾新中心两大区域为重点,形成了“双心引领、功能互动”的整体空间格局。今年前三季度,虹桥商务区闵行区域税收达到46.23亿元,同比增长47.7%;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70.65亿元,同比下降44.4%;商品销售额达到1439亿元,同比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07亿元,同比增长19.0%。累计内资法人企业注册资本5065亿元,累计外资法人企业注册资本160亿美元。

  另外,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是“上海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四大载体”之一(4+X融合创新载体),也是上海市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中面积蕞大、可盘活土地蕞多、可打造应用场景蕞全的园区。日前,记者从试验区公司了解到,今年1月至10月中旬,试验区新增477家企业,一批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产业硬核科技企业相继落地试验区,基本实现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态势。试验区的招商工作呈现出企业注册数量大幅提升、产业项目落地进展顺利的“加速跑”态势。

  这段时间,近10万平方米的古美公园在市民的期盼中终于建成开放了。“不但有小河、湖泊、花草、湿地,还有儿童游乐场。”家住附近的施小姐说,以后周末遛娃有了好去处。喜欢运动的她还惊喜地发现,公园有条标准的田径步道。“这个镶嵌在居民区和商务楼中的湿地公园,每一处都令人心旷神怡。”据称,该公园惠及人群逾10万,面积也堪称闵行中部地区公园蕞大。

  然而,这只是闵行区数百座公园中的一座,记者从区绿容局获悉,截至目前,闵行除了建成“十三五”要求的110座公园外,还多建成了16座,这126座公园中有57座纳入城市公园名录。“十四五”期间闵行计划再建100座公园,在土地资源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主要通过街心绿地等形式,打造绿化生态领域市民“15分钟生活圈”。

  “在126座公园中,街心花园占到70座,‘十四五’期间将更注重对老百姓家门口绿地的提升,同时为打造25公里长的主城区环城公园作准备。”闵行区绿园所负责人介绍。

  另外,作为上海城市绿道建设成果蕞显著的城区之一,闵行的城市绿道建设自2015年率先启动,截至2020年底,全区已完成绿道建设200公里,占全市绿道总量的20%。以“漫步都市、坐享绿色”为理念,建成以沪闵路1号绿道、淀浦河河道绿廊贯通为基础的闵行区绿道网络系统,推动了市民满意度不断提高。

  近年来,在土地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衔接、贯通、活力”为主题,闵行进一步致力于城市绿道建设,整合零散运动休闲空间,将绿道与宜居生活相连接,打造特色鲜明、便捷可达、开放共享的环社区型绿道。2020年建成古美、江川和紫竹环社区绿道共计30公里,其中古美环社区绿道为全市首条环社区绿道;近期又将在新虹、浦锦、浦江建成环社区绿道共计33公里。

  除了在陆地上“寻绿”,淀浦河、漕河泾港、新泾港和蒲汇塘等河道两岸也成为绿道建设的好选择。四条河整体布局像个“王”字,将它们接起来有42公里长,每条河道两侧都有丰富的景观绿地系统,这就是闵行区的滨河绿道。如今,这片串起南方商城、七宝商圈、莘庄商务区、吴中路商圈、七宝古镇等商业文化设施,辐射闵行中心城区,绿地总面积超62万平方米,惠及沿河37个居民区的“王牌”廊道已全面建成并向市民开放。而42公里,差不多是一场马拉松的距离,这也成为未来闵行打造“一江一河”滨水空间的有益探索。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记者获悉,闵行区聚焦老百姓身边的“老、小、旧、远”难题,细化项目推进、深化清单管理、强化跟进督导,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目前,全区已落实民生项目5015个,完成了“一网通办”、早餐工程、七宝老街住房改造等一大批实事项目。

  在闵行区的疏影路,有一个名叫“小布家园”的复旦儿科上海同心圆小家。这是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单位,免费为大病异地就医的孩子们打造的临时住所。目前,已经为近400个家庭提供了超过3500个夜晚的住宿。

  在“小家”,家长们之间有一种自助互助的温暖氛围,他们在退房时会将房间打扫干净,也会将必需的生活用品留下,还会在本子上写上鼓励和感谢的话语,将爱和温暖传递。还有的家长自发地成为志愿者,协助其他患儿家庭,为小家服务。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教授表示:“偌大的上海,万家灯火,我们想给外地来沪治疗的重病患儿家庭留一盏灯。未来,希望小布家园平台能吸纳更多的爱心力量,租下更多的房间,同时借助小布家园平台开展更多志愿服务和家长互助活动,使项目形成良性循环,帮助更多患儿家庭。”

  在闵行,像这样为民服务的暖心之举不胜枚举。为更好回应老年群体对老有颐养的美好期盼,闵行以“养、食、居”民心工程为抓手,建机制、优平台、强督办,细化工作任务,及时组织实施。目前,市政府下达的闵行今年新增30个社区助餐服务场所等三项民心工程推进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

  除养老外,子女教育是老百姓另一个关注焦点。在过去的五年里,闵行新增基础教育阶段学校50余所,成立交大附中(闵行)教育集团、华师大闵行基础教育集团等七大教育集团,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以智能科技助力教育减负提质,推动闵行从教育大区迈进教育强区行列。在此之后,闵行将深化教育强区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步,闵行将打造全国智慧教育先行区。闵行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靖谈道:“我们将继续完善适应区域整体推进的教育云服务平台,优化支持个性化教与学的智慧学习环境,深入探索个性化和差异化教与学,持续推动师生全面发展,促进闵行教育更加公平,向更高质量迈进。”

  “幼有善育”关系广大儿童的健康成长,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莘庄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郁亚妹谈道:“未来闵行学前教育的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推进普惠、公平教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构建托幼一体化体系,一切‘以幼儿为本’,在课程环境创设、课程探索、教师专业素养等方面创新实践,让孩子从小就享受优质的学前教育,获得健康快乐的启蒙。”

  记者获悉,目前闵行区开设托班的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已达到95所,其中普惠性托幼一体化幼儿园45所,可提供近3000个入托名额。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通过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差距,有效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闵行的孩子们都能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机会。

  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举行的慰问活动上,福洛德(上海)公司董事长刘国盛开心地和企业员工一道做起了手工月饼,说起自己南下上海创业的初衷,这位内蒙古汉子十分感慨:“周到细致、安定安心,试验区值得长期扎根。”

  “精准招商只是开篇,要确保项目落地、让企业安心留下,关键在于兑现承诺,持之以恒地用心服务。”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莉莉介绍,为了擦亮金牌“店小二”这个服务品牌,试验区公司召开专题会议,带着“十问”,以上门走访、专题对接会、视频连线等形式走访数十家重点企业,收集掌握企业诉求。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闵行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打造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资功能性机构在区内集聚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闵行区2021年已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七家,累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53家。

  11月8日,闵行区在城市推介大会上发布《2022闵行区投资环境评估报告》,这是自2017年以来,普华永道第四次为闵行区编写投资环境评估报告。4.0版报告整体呈现闵行四大亮点:一是新思路,以“‘双碳’引领、数字赋能”为主题发展;二是新特征,从“五座城”(实力之城、繁荣之城、品质之城、智慧之城、人文之城)角度展现闵行未来发展全景图;三是新举措,以提升核心优势、深化产城融合为发展主线;四是新活力,通过开放包容的服务型政府吸引企业投资闵行。

  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闵行区发布《2021闵行区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从营商环境、资源环境、科创环境以及人居环境四大维度整理归纳闵行外商投资环境整体情况,并基于闵行区“4+4”产业体系,从“南北联动”“双带集聚”出发,绘制闵行区外商投资企业主要行业分布图。

  德勤评估显示,近年来,闵行区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各类举措,如许可证办理“云申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扶持政策加码、创新推出“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等,外资企业对在闵行经营的整体满意度很高,表达出高度认同与期待。闵行区营商环境多向发力、资源环境接轨国际、科创环境蓬勃发展、人居环境宜居宜业,尤其是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为代表的国际枢纽平台资源更是得到了外资企业的重点关注和普遍认可,闵行正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强磁场。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602.html

相关文章

《闵行区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产业政策意见

《闵行区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产业政策意见

  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产业政策意见》的通知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响上海 “ 四大品牌 ” 的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推进上海南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和南上海高新智造带建设任务,统筹区内各类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推进...

上海加快构建“15分钟核酸检测服务圈”

上海加快构建“15分钟核酸检测服务圈”

  ▲4月27日拍摄的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核酸检测采样点。新华社发   昨天是本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免费开放首日。那些设立在街头巷尾、工厂园区的采样点大大方便了在岗人员和往来路人。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31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开放,以“固定采样点+便民采样点+流动采样点”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常态化核酸采样点布局,加快构建“15分钟核酸检测服务圈”。...

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基地

  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基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市闵行区莘庄工业区申南路515号B栋,面积约34.93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本报告将帮助政府产业园区规划、开发及运营商准确了解产业...

上海闵行区投入3340万元助力绥江竹产业发展

上海闵行区投入3340万元助力绥江竹产业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杨东升) 上海市闵行区自结对帮扶绥江县以来,立足绥江县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区域定位,上海市闵行区驻绥江县工作组在经过反复调研的基础上,从协作帮扶资金中安排3340万元用于绥江方竹产业发展,助力绥江发展长效产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巩固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据悉,此次投入的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绥江采取“五化模式”,规...

上海闵行:手机操作线上申请推动多类型企业复工复产

上海闵行:手机操作线上申请推动多类型企业复工复产

  通过手机操作就能申请复工复产——上海市闵行区作为全市首个开通线上申请复工的试点区域,正在助力更多类型企业复工、人员返岗。   线上复工申请平台依托于“闵行经委”微信公众号,可同时针对企业复工和人员返岗进行申请。通过手机操作填报企业和返岗员工的信息,保供证明、营业执照、员工证件等材料可以拍照上传,申请人也能在平台上查到实时审批进度和相关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闵行区内...

产业合作兔年首批闵行企业入驻沪滇协作产业园

产业合作兔年首批闵行企业入驻沪滇协作产业园

  1月30日,闵行区对口帮扶的云南昭通市大关县沪滇协作产业园节后迎来首批上海企业入驻,大关县人民政府与上海不逗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沣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合作协议签约。   上海不逗猫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仙人掌产品,前期多次到大关县考察调研。经过近1年的试种,仙人掌非常适合大关县山坡台地的地形地貌种植,能将一些难以利用的土地价值发挥起来,同时,对灌溉用水需求...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闵行要“引得来养得出抱得牢” 2022闵行区两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闵行要“引得来养得出抱得牢” 2022闵行区两会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战略,积极布局新赛道,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今年闵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提高区域发展能级。今后,闵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持续发展壮大市场主体。   其中,首要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打响“投资闵行月月签”品牌,围绕“五型经济”和重点产业,广泛吸引总部机构、龙头企业及高端产...

全方位展示闵行科技创新力量2022年闵行科技节启动

全方位展示闵行科技创新力量2022年闵行科技节启动

  多家科普场馆免费开放、创新挑战赛正式启动、科普吉祥物形象升级……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的2022年闵行科技节开幕式今天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正是全方位展示闵行科技创新力量的绝佳窗口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上海市科协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刘伟,闵行区副区长李锐,闵行区政协副主席余梅等领导出席,各科普联成员单位、街镇、企业代表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