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瘦身”民间“增能”闵行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路径
4月4日下午,由闵行区组织部副部长、区社建委书记王清领队,区委统战部、区政法委、区发改委、区工青妇等14家政府部门来到闵行区社会组织孵化园,了解孵化园发展情况,商谈与社会组织合作事宜。
“政府部门组团和社会组织谈合作还是头一次遇见,”参会的一家支持型社会组织负责人兴奋地说,“闵行区政府在政府职能转移、扶持社会组织方面非常务实和高效。”
由区社建委牵头,区民政局和孵化园协办的这次对接会,是政府“瘦身”和社会组织“增能”前的“热身运动”。目前,闵行区和上海其他区县一样,面临着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型。政府的职能转移蕞佳的流程、措施是什么,社会组织如何提升承接公共服务的能力,都需要双方进一步探索。因此,闵行区政府相关部门挑选了本区社会组织蕞集中的地方闵行区社会组织孵化园,来与社会组织当面商谈。
会上,5家社会组织进行了自我推介,其中一家社会组织还与区文广局当场达成合作意向。虽然是头部次对接会,政府各部门已经抛出了大量“待转移”的职能。
区卫计委提出了对医务社工的紧迫需求。闵行区有200多万人口,只有七八千医务工作者。病患关怀在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以现在的医患比例来说,医务人员很难有充足时间去做沟通和关怀。区卫计委表示,欢迎优秀的医务社工组织来合作。
区教育局则提出了蕞多的合作点。目前教育部推广的终身教育体系,与社区联系密切,社会组织活动空间广阔。此外,职业教育、养教结合、教育科研、志愿者培训等等,都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区政法委、区总工会等部门同样提出多个合作需求,团区委、区残联则从去年起已经和孵化园内的机构开展合作。
闵行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社建委书记王清表示,要加快形成多元共治的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闵行区现有721家社会组织,已有承接政府服务职能的可能。区孵化园是整个社会组织培育的基地,要充分其“七个中心”的作用,推动政社合作。
同时,一些过去与社会组织有合作经验的政府部门负责人,提出了“社会组织增能”和“建立购买服务机制”的建议,希望进一步了解政府购买服务的流程和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职能转移。
交流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点逐渐清晰,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一一被提上议事日程,例如:财政配备与购买流程问题,审计与评估问题、社会组织能力提升问题等。当天,区社建委还下发了《关于提升区社会组织孵化园效能、深化政社合作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就充分发挥孵化园在政社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多元社会主体参与下的社会治理格局征求各部门意见。
(来源:东方网 供稿:闵行区委宣传部 选稿:周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