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闵行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admin5个月前 (11-19)闵行产业信息36

  在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上,参赛选手介绍团队项目。(图片均为主办方提供)

  在大学生创新成果展上,参赛选手介绍团队项目。

  10月12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同期开展。一支支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带着他们的创新成果在这里汇聚交流,唱响一曲“顶天立地”的青春之歌。

  “‘哪吒’肩负使命,就是要进入未至和未知之境。”上海交通大学展台前,一款名为“哪吒·海箭”的海空跨域无人航行器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观看。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博士生金羽飞介绍,历经8年技术攻关,团队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哪吒”系列航行器,重点突破跨域航行器功能融合多目标设计优化的方法,开展了“总体结构—水动—气动”协同设计、多旋翼飞行与潜航推进系统融合等关键技术攻关。

  “‘哪吒’能上天入海。”金羽飞说,接下来,团队希望在航线及应用范围上继续拓宽,让它能够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

  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在“顶天”(战略领域)展区,一项项突破性成果向我们展示着当代青年学生的绚丽风采。他们奋斗在科技蕞前沿,以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谱写出动人的篇章。

  “如何立足科技蕞前沿,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战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清华大学“深言科技”项目负责人岂凡超表示,希望能用独创的语境大模型提高人工智能生成的可信度,为用户提供快速且精准的信息处理。

  “我们的团队首创的便携式移动热控装备已用于寒地战场的人道主义救援和大兴安岭无明火供暖,首创的全固态一体化航天智能热控装备已经交付航天科技集团实现卫星表面热防护的在轨验证。”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凌芯科技”展台,项目负责人、该校2021级博士生朱钰可告诉记者。

  “我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乡亲们减少损失,我的内心感到十分自豪。”内蒙古科技大学2021级本科生马俊宇带领的项目团队“智牧先锋”,开发了牛唇纹身份识别技术,识别准确率高。团队成员利用假期,在牧场为近1万头牛采集信息,为牧民投保减少损失和溯源提供技术保障。

  “养虾十分辛苦,现在从业的有很多是老人,总希望能帮他们做点什么。”天津理工大学“星舸归港”项目负责人何梓正和团队成员探索出一套机械化行星分布式对虾饲养模式,实现了虾塘投饲船精准补料补药,大大减少了饲料的浪费。2024年,在学校的帮助下,团队创立了天津慧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天开高教科创园。

  记者在现场采访发现,青年学子科研创新的目光纷纷投向了身边火热的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创新实践越来越接“地气”。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王凌自大一入学便跟着指导教师深入工厂一线参与研究铆接设备与工艺,实际操作中,他发现了行业痛点——现有铆接***存在拉铆拉力无法精准控制、生产效率不高和缺乏智能化监控系统的问题。于是,他带领团队靶向攻关,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研制了数智高效电动拉铆***,让铆接更加智能精准。

  “在小草上书写大文章,我们很高兴能用自己的创新和努力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兰州大学“草地修复”项目团队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草地退化、毒杂草肆虐、草地生态亟待修复等问题。团队成员周婧介绍,团队累计推广草地修复面积20万亩,带动超千名农牧民再就业,创收近百万元。

  “高中的时候,我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组织的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英才计划),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化学学科一年期的培养,可以说,那一年的学习为我今天的创新项目奠定了基础。”带着自己的专利项目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展,南京医科大学2021级本科生蒋骋昊感慨地说。

  蒋骋昊将在英才计划学习期间所学的材料学知识与如今大学期间学习的医学知识相结合,创新性提出口腔颌骨缺损治疗从惰性治疗到活性治疗,从填“骨坑”到长“新骨”,成功研发出“皓齿玉成”纳米颗粒,配套开发相关应用技术,实现口腔颌骨修复技术革新,为众多患者带来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我们通过设计新的机械结构和应用关节电机,使用智能控制方式对传统健身器械进行改造,制造出一台多功能健身装置,让体育锻炼更加便捷、智能。”展会现场,西安高新头部中学学生薛宇翔告诉记者,学校有着丰富的科创资源,很多同学都参与了科学探究实践。

  “中国的科研环境能给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甚至不同国家的创新人才以良好的交流空间,让每一个具有价值的好想法有机会得到发展。”来自天津大学的德国留学生罗伟哲向记者展示中国和德国学生共同研发的MTR智能舵机和变胞机器人时,对中国的创新氛围表达了高度赞赏和认同。他表示,前瞻性强、包容度高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是他选择留在中国进行科研的蕞主要原因之一。

  “我希望这次大赛上的优秀科研成果能为世界更美好的未来作出贡献。”罗伟哲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15日 第03版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mh.021cf.cn/index.php/post/10033.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交大再添科创基地新力量

上海交大再添科创基地新力量

  近日,2022年度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综合论证结果名单公布。交大牵头或参与建设的3家工程技术创新中心获准立项建设。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自然资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技术难题,进一步提升自然资源自主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更好支撑服务自然资源主责主业的重要基地。...

保进度、筑精品G60云智天地科创园预计明年实现企业入驻

保进度、筑精品G60云智天地科创园预计明年实现企业入驻

  吊臂起落,机器隆隆,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不时穿梭。国庆假期,新桥镇新效支路旁的G60云智天地科创园施工现场仍是一派忙碌。据悉,该项目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高科技产业主导园之一,预计2023年底实现企业入驻。   G60云智天地科创园地处G60沪昆高速和G15沈海高速交叉口,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园区规划有标准厂房、研发楼、商务楼三种业态,可满足长三角区域制造业企业...

党建引领聚合力勠力同心促发展——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共富同行•四方联建”活动

党建引领聚合力勠力同心促发展——秀洲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共富同行•四方联建”活动

  进一步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8月4日,秀洲区综合执法局党支部联合运河社区、象贤村、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有限公司开展“共富同行•四方联建”活动。   会上,机关和村社企党支部代表就搭建联建班子、细化联建计划、保障联建经费、提升联建实效等四方面举措达成共识,并现场签订《共富同行.四方联建协议书》,为今后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全国人大代表与上海科创青年“云端”对话:坐住坐稳“冷板凳”年轻一代定能实现引领超越

  ▲本报记者和来自上海的一线科创青年在“云端”与黄勇平、顾祥林两位代表对话。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它指向的是“从0到10”创新全过程的爬坡过坎。如果说,基础研究完成的是“从0到1”的源头突破,那么科技成果转化就要完成“从1到10”的创新驱动。这个过程,涉及基础研...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调研如皋(上海)科创平台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调研如皋(上海)科创平台

  11月7日,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队赴上海学习考察科技创新工作,对接推进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等重点合作事项。在上海“大零号湾”,张彤一行调研了如皋(上海)科创平台建设运行情况,实地走访部分入驻平台孵化项目。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陈冬梅;南通市政府秘书长丁锋参加考察。如皋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鸣昊;如皋市委常委、副市长,如皋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鸣华;市政府党组成员、科技镇长团...

占地54亩10万平方米聚焦原始创新研究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将迎来1500名师生

占地54亩10万平方米聚焦原始创新研究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将迎来1500名师生

  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即将迎来基建收官时刻!   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张江高等研究院预计将于今年3月开园试运行,首批入驻约60名PI,共计约580名师生;未来将入驻150名PI,共计约1500名师生。   为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创新型大学及科研机构向张江集聚”的号召,2018年4月12日,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正式启动建设。...

呼和浩特市4家企业与驻沪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

呼和浩特市4家企业与驻沪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链接长三角——内蒙古人才发展推介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呼和浩特市的金河生物、燕谷坊、金宇保灵、城投集团4家企业成功与驻沪高校院所就共建平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等人才合作项目签约,合作涉及生物医药、现代农牧业等行业领域,项目将为呼和浩特市引进一批行业高层次人才团队,并落地转化一批行业优质科技成果。   活动期间,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积极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农...

和人才焦虑saygoodbye!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落户B村

和人才焦虑saygoodbye!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落户B村

  今天上午,在苏州工业园区人才赋能“一号产业”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生物医药路演中心成立仪式上,B村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进行了共建签约,标志着苏州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实训中心正式启动。实训中心旨在解决目前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焦虑”的现状,打通国内人才循环,建立健全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苏州生物医药企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